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摆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行部署,这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和提升。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部署,奏响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东营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一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自从1983年建市,一直到此后的90年代,东营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展开。2009年、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从此,东营的发展迎来了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良好机遇。多年来,东营历届市委、市政府在生态建设上不断探索实践,迈出了率先推进的步伐,拉开了全面建设的框架,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设生态城市,推进黄蓝融合发展,既是东营实现科学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东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规划的责任担当。本文概述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力图为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微薄之力。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和标准,以及本文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环境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对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归纳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第五部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六部分,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针对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既有成就以及战略部署,梳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五项主要对策,以促进东营市生态城市建设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