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传入对大鼠前庭内侧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麻醉大鼠前庭传入冲动对前庭神经内侧核(MVN)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方法:本实验在 Wistar雄性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了麻醉状态下2%利多卡因中耳内灌注短时阻断或40℃温水中耳刺激外周前庭器官后,同侧MVN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如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甘氨酸(Gly)、牛黄酸(Tau)、丙氨酸(Ala)含量的变化。  结果:  1.左侧中耳内灌注40℃温水刺激大鼠外周前庭器官后,同侧MVN区Asp、Tau、Gly、Gln含量与基础值(100%)相比,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2.左侧中耳内灌注2%利多卡因大鼠阻断前庭传入后,同侧MVN区Asp、Glu、Gln含量与基础值(100%)相比,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小于0.05、0.01和0.05,这种变化在Asp和Glu约持续80min,Gln约持续100min。Tau含量先升高,10min后下降,50min后降至最低,持续约60min后回升。Gly和Ala在2%利多卡因灌注20min后升高,持续30min后下降,经60min后逐渐回到基线水平。  结论:麻醉大鼠前庭神经核兴奋的效应中有Asp、Tau、Glu、Gln、Gly等氨基酸类递质参与。
其他文献
伴随着直流输电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直流输电中的电抗器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传统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设计方法一般只针对理想的直流电抗器或交流电抗器进行设计,而直流输电工程中存在着平波电抗器、桥臂电抗器、直流滤波电抗器以及PLC(电力线载波)电抗器这种运行在交直流混合电流下的电抗器。若以传统的方法对此类电抗器进行设计将很难满足电抗器的各方面性能要求,因此对交直流混合电抗器展开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力公司对经济效益的不断追求,电力系统正逐步接近其稳定运行极限。当严重故障造成系统机组间相互振荡后,需通过采取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来恢复其同步性,而一旦上述控制手段失效,则需要对系统进行解列控制,以避免扰动波及到全网造成大面积停电。传统的失步解列根据预想场景对解列装置进行离线整定,然后在线基于本地量测和判据进行解列操作,该方法存在着整定复杂、装置相互配合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网中非线性负载不断增加,导致电网信号严重畸变,现有的电能计量方法和仪表都不能准确、合理地计量畸变信号条件下的电能。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合理的计量方法还需要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目前国家并没有畸变信号条件下的电能计量标准,也没有供校对的标准计量仪器,为了验证畸变信号条件下电能计量方法的正确性,设计畸变信号下电能计量实验仪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目前电能计量存在的问题,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