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教学理论探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往往“只注意去解释那些现成的,人们已熟悉的知识的意义和发展逻辑,……而不去观察在知识背后产生知识的主体”。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知识被赋予了彻底的理性色彩,它被认为是终极的、绝对的、客观的和外在的。受此影响,知识丧失了作为师生间教学交往中介的动态功能,它“反客为主”,成了束缚教师创造性、压制学生主体性的枷锁。知识教学由此而变得机械、僵化,表现出了种种“负交往”的倾向。导致的第二个后果是教育远离人,远离人的生活,甚至成了“无人”的现代荒原。尽可能“占有”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的技能,成为了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关系简化成了知识授受关系,教育世界等同于单纯的科学技术世界。长此以往,这种教育“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在仅仅维持生命力的状况中可能会萎缩而无法看见超越之境”。事实上,真正的“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完整的教育应该是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完整的人应该具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健全的理性,而这一切依赖于教育的整合,依赖于教育和生活的沟通,最终依赖于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教育要实现完整人的发展,就需要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肯定了社会交往中人的主体地位,奠定了交往在人获取其本质规定中的基础作用。的确,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参与者,而人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人的交往来创造的。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与其他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规定,人的本质就存在于人在交往中所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可见,教育理论如果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切入点,就有可能充分揭示人的社会属性,赋予人充分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并打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壁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对交往与教育、教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研究。但目前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对教育教学中交往的许多问题还没来得及深入探讨,尤其缺乏从本体论的层面对交往教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对事物进行本体论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般说来,“本体论”就是关于“是”的学问,而“是”<WP=4>意味着最基本、最普遍和最原始的“实在”。这就是说,“本体论”所表明的就是人类思维在对终极实在的反思性思考中所构成的终极指向性,这种终极指向性代表着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它对人的发展及其与人有关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学本体论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前设,它对于整个教学论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探索都相当重要。教学之“应是”要以教学之“所是”为基础,所是不清将导致应是不明。这种内在的逻辑与理论现状之间的客观差距决定了从本体论的视界出发来对交往教学做最基础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视角确立之后,本文认为,交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乃是对教学整体观念的更新,如果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待,那么,交往教学研究的重点就在于首先明晰交往教学的基本内涵,然后从理念的层面探讨交往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想,以消除目前教学中的不合理交往现象,建立起合理的教学交往规范。因此,本文在对教育、教学的形态起源进行历史梳理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交往教学”的概念,明确指出交往教学是一种基于对话和理解基础上的,以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的,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总体“生成”为旨归的精神性生产实践活动。交往既是教学的起源形态,同时也是教学的存在形态。其次,本文运用马克思人学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人学视角确证了交往教学的必要性;运用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从哲学视角确证了交往教学的理论旨归;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后现代认识论,从社会学视角透视了交往教学的互动效应;运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交往教学的内源需求,从而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交往教学奠定了较为丰厚的立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着重研究了交往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在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同已有教学理念的不同,力图通过分析这些较有代表性的方面全面深入剖析交往教学的基本原理,清晰勾勒交往教学的理论图景,搭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将已有的关于交往教学的研究推向深入。最后,本文还从教育价值观念、教学管理制度、知识观和言语环境的重建及营造方面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研究了自行合成的碘化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TMCI)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壳聚糖季铵盐具有水溶性,抗菌剂用量低,效果好,且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抗菌性能增强,是一种具有良
使用中文版成就动机量表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对73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考察成就动机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追求成功的动机、专业适应和想家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在规范与经验的层面上,对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运作机理、变迁过程、内在逻辑及其行政后果进行考察与分析。同时
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时,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构建学习小
目的 :探讨急性休止期脱发(ATE)患者的临床及皮肤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ATE患者(患者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肤镜表现,收集10例正常人毛发皮肤镜表现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摘要] 目的 探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COPD与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肺功能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69例老年COPD与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5 d为1个疗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
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体现着对科学的尊重,展现着对信仰的崇尚。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学生出现学术不诚信的行为,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对其进行规范和治理,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
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对班级班风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班主任职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作为班级内学生的榜样和导师,应当如何管理班级才能够让班级不断提升,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