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情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项社会事实。网络中的舆情传播和演化过程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过程,研究舆情信息在社会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和扩散范围等;二是有争议性的意见和观点的演化过程,研究某一舆情事件发生后,人们对该事件所持观点、态度的变化情况。此外,我们不仅要研究舆情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和演化过程,更要深刻分析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的交互作用对舆情信息传播和观点演化的影响,准确把握舆情传播和演化规律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学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和管理策略。关于社会网络上的舆情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中,为了分析舆情主体“传播”或“不传播”舆情这一“困境”行为,我们首先研究了社会网络上的“囚徒困境”博弈问题,构建了网络结构和囚徒困境博弈过程共演化模型,并研究个体的敏感性和可视性对囚徒困境博弈过程中的合作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传播动力学融合到博弈论中,基于演化博弈的思想建立了社会网络上的舆情传播博弈模型。同时,考虑到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政府和个人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各因素对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并在Facebook,Email和POK三个真实的社会网络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社会加强效应、关系强度、政府惩罚、惩罚成本、惩罚力度和个体的辨别能力、认知能力等因素对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在社会网络上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的研究方面,由于现实社会中,政府通常会发布权威信息对舆情走势加以引导,我们首先引入了官方节点,建立了含有官方节点的离散型观点演化模型,得到了相应的自组织动力学方程,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初始观点的比例、官方节点比例、网络拓扑结构及个体的从众心理水平对观点分布的影响。此外,考虑到个体与他人连接方式的不断变化性,且个体能够获得与其接触的所有邻居的观点,本文改进了经典的Deffuant连续型观点演化模型,建立了网络结构与观点共演化的连续型观点演化模型,分析初始观点比例、容忍阈值、观点调整速度及网络结构对观点差异性和演化过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多层网络上的舆情传播模型,我们从网络舆情场和传统舆情场两方面入手,基于多层网络理论研究了虚拟社交社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交互作用下的双层社会网络上的舆情传播模型,考虑到线上线下对应节点状态不完全一致的现实情况,探索了双层社会网络上的舆情传播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舆情在双层网络中的传播范围大于在单层线下网络中的传播范围,小于在单层线上网络中的传播范围,这意味着,线上线下两层网络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舆情在线下的传播,却抑制了舆情在线上的传播。进一步,分析了各层网络的传播率及层间转移率等因素对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此外,本文进行案例分析并得到舆情控制策略建议,我们以“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事件作为样本案例,选取转发量最大的微博样本为传播源,得到样本舆情事件传播的可视化路径,通过对获取的微博文本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得到微博用户对样本事件所持观点的演化情况。最后,基于节点度,k-核,节点权重等几类网络统计指标对网络中节点的影响力进行排序,比较几类指标对舆情控制所产生的效果,并基于此结果,分别从政府、社会、媒体和公众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提出舆情控制的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