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中师徒认知风格一致性对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传授方式和培养现代员工的新型手段,师徒制是隐性知识转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近三十年来,师徒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但以往研究对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测量仅限于徒弟一方,没有考虑师傅的判断,且研究大都关注科技型企业的师徒制,而忽视了生产制造业。本研究为了考查认知风格一致性、知识的隐性程度和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采用Kozhevnikov和Blazhenkova(2009)编制的师徒间认知风格问卷、Mcallister(1996)编制的人际信任问卷、Hanson(1999)编制的知识隐性度问卷和自编的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问卷,对490名制造业中参与设计和操作的师傅和徒弟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制造业中师徒认知风格一致性与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问卷》包含《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师傅子问卷》和《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徒弟子问卷》,其中《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师傅子问卷》包含知识贡献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徒弟子问卷》包含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两个维度;《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问卷》信效度良好;(2)师徒认知风格一致性对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信任在师徒认知风格一致性与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知识的隐性度在师徒认知风格一致性与隐性知识转移效果间起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领域存在两种相背的倾向:一方面教育理论不断玄思化、抽象化,另一方面教育实践越来越操作化、技术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按照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与运行方式发展,二者之间的鸿沟越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余年来,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一直是其重中之重。推广和发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是我们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目标,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继续教育逐渐摆脱了其在教育领域的边缘地位,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现代继续教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助读系统是教科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助读系统揭示了教学目标、再现了教学内容、引导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方法,是语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的到来和海外华人的归国,为了有效地解决其子女们的教育问题,国内
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运动员早期和最终从事的运动项目往往出现不一致的趋势,并且部分运动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这已经是竞技体育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