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sistenc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基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光伏并网发电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随着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广泛使用,其控制策略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两级三相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于前级DC/DC环节,设计改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其次对于DC/AC逆变环节,针对正常电网环境下,设计适用于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弱电网条件下,锁相环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稳定性。全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输出特性。对比了几种常用的MPPT算法。结合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变步长模糊MPPT算法。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具有输出功率稳态波动小,动、静态性能良好的优点。
  其次,对三相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分析。对比了比例谐振PR(Proportional-Resonant Controller)控制策略和准比例谐振(Quasi-Proportional Resonance Control)控制策略的优缺点。为了改进准PR控制策略,介绍了模糊控制策略,根据理论分析结合控制要求设计出模糊控制器,对准PR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进行实时微调。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模糊准PR控制具有电流谐波含量低,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最后,采用谐波线性化建模方法对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阻抗建模,通过伯德图结合阻抗判据对弱电网条件下考虑锁相环影响时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在锁相环前串联级联低通滤波器的方法减小锁相环的影响,进而提高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钢的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利用外加交变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压力,使弯月面发生变形,拓宽保护渣渣道,改善润滑条件和传热条件,可以显著提高铸坯的表面质量,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是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必须同时满足透磁效果好、高强度以及冷却效果良好的要求,而现有的软接触结晶器无法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目前未能实现工业化应用。课题组前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透磁性铜合金材料,并将铜合金与纯铜通过氩弧焊连接制成高透磁性两段式结晶器。本文对该两段式结晶器的透磁效果和冷却效果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在钢的软接触连铸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烧结矿余热回收被作为《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绿色改造升级发展重点之一。基于环冷机模式的余热回收是目前国内外烧结矿显热回收的主要形式,其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期间的发展重点之一在于技术升级改造。而技术升级改造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优化环冷机和余热锅炉热工参数及其匹配关系。针对于余热锅炉热工参数优化,本研究团队开展了前期研究,可知我国烧结余热锅炉的操作参数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此外,本研究团队对环冷机的热工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得环冷机出口的冷却空气携带的焓(炯)有所提升,即余热锅炉入口热载体的温
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是本课题组提出的一种具有知识产权的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工艺,其吨矿发电量有望比现有指标提高一倍,已被纳入我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竖罐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决定其出口热载体参数,进而直接影响后续吨矿发电量。迄今,有关竖罐热工参数的研究绝大部分限于本课题组,其侧重于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尚缺乏确定热工参数的原则及方法,且研究工况有限,同时,烧结余热竖罐式回收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尚处于空白。基于此,本文完善了竖罐3维局部热非平衡稳态模型,提出了竖罐适宜热工参数的判据,凝练出确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种类多、消耗量大。而在过去一段时间能源管理手段落后,浪费巨大,生产数据没有被很好地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能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减少人工因素犯错成为了可能。能源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工具为钢铁企业提供智能化管理新手段。使用能源管理系统可以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掌握企业用能情况,并将能源消耗储存用来日后使用,将企业能耗进行统一调配,以便更好的制定生产计划,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提升企业竞争力。相比于传统的能源管理系统,将用能设备热效率功能第一次集成到能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并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多个光伏逆变器以并联的方式在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并网的光伏集群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在光伏集群系统中,LCL滤波器被广泛使用,导致系统存在固有谐振点,此外,多逆变器之间也会通过线路和电网阻抗耦合,形成复杂的高阶电网络,极易诱发光伏集群系统的谐振,导致电能质量的下降,严重时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虽然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光伏集群系统中的谐振问题急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文针对光伏集群系统开展研
通过变压器油中老化特征物含量反映油纸绝缘的老化程度是用于评估电力设备老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变压器油中老化特征物含量检测研究,研究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的变压器油中老化特征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增强方法及基底是制约特征物拉曼光谱微量检测的瓶颈。论文结合仿真与实验,开展用于变压器油中甲醇拉曼光谱检测的表面增强方法及基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①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磁增强机理,应用COMSOL软件构建纳米双球模型,探究金属材质、颗粒粒径及间距对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金纳米材
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以及宽高效工作范围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车载电池容量的限制,提高电动机在整个运行范围内的运行效率成为增加车辆续驶里程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三维磁热特性,使其难以在宽转速范围内采用有限元法来优化效率。为此,本文采用精确磁路模型和热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电机效率的电磁参数和温升分布进行全域优化设计与分析,进而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根据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路特点,采用分环法建立了
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各国之间往来的船只越来越多,到港船舶对港口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岸电输电技术可为到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为满足港口大功率、分级负荷的要求,船岸交互输电采用高压岸电电缆。岸电电缆裸露敷设于空气中,处于潮湿的港口,受阳光直射,连接时须采用起重机、绕盘等设施,运行时受海风、潮汐晃动的影响。这些特殊使用工况加快了绝缘老化速度,降低了电缆载流能力及使用寿命。此外,岸电电缆受风速、水流速度、太阳辐射等影响较大,电缆温度分布及载流量的计算较复杂,现有IEC60287标准并未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用地日益紧缺,城市建筑物之间间距较小。因此,为减小城市用地面积,降低城市变电站周围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和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常采用电力设备全户内布置的方式,由此产生了城市全户内变电站。虽然户内变电站降低了其外部环境的工频电磁场强度,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紧凑,设备密集,导致电场源及磁场源之间、作业人员工作区域与场源之间距离小,导致作业人员容易暴露在场强较高的电磁场中,因此对全户内变电站内部工频电磁场分布的计算和研究对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评价、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有重要意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下大力抓住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活力;经济效益    从2008年四季度起,对随州供电公司、工商银行随州分行、随州实验小学、炎帝大酒店、湖北齐星公司、湖北同星农业六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询问,了解到这些企业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状况、职工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