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史诗《格萨尔》在藏族人心目中是一位降妖伏魔,造福人民,赐予人们一切的民族英雄。藏人倾听格萨尔神奇的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也是人们引以为鉴的生活百科全书。此外,史诗的手抄本,木刻本也一向视圣物供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史诗随着各民族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演变。史诗是人类社会现实的折射和反映,在长期的创造和流传过程中,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各个阶级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都被不同程度的映视。史诗作为人类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特色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为全方位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格萨尔》的抢救、整理、搜集、录音、出版、翻译、研究等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格萨尔》博大精深,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吐蕃历史及政治、古代军事、周边民族、语言文字、生产生活、高原环境、民俗和宗教以及信仰等。本篇论文除了涉及这些学科外,还涉及到《格萨尔》研究的发展历程:“文革”前17年、“文革” 10年、“改革开放”时期。文中简明扼要地研究和总结了过去研究《格萨尔》的状况和一些变化,学术队伍(新老艺人、新老学者、各自代表作、社会效益)的建设以及学术(抢救英雄、挖掘民间流传、古迹整理出版、专著和论文、国际交流)《格萨尔》在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融会了大量藏族古老的神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及各种民间艺术内容,最终形成为诗就史成话一部罕世巨著。如今搜集、整理的《格萨尔》已有150多部。用卷帆浩繁,场面壮阔,结构宏伟,诗文绚丽,内涵丰富来形容这部巨作是恰如其分的。 《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研究在国内持续了60多年,从1939年藏学家任乃强的((’’藏三国”的初步介绍》和《关于“藏三国’夕》的研究格萨尔的论文问世到现在,几代格萨尔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建国后《格萨尔》研究先后形成三个热潮:六十年代的搜集整理,八十年代的抢救记录,二十一世纪的千年纪念,将《格萨尔澳.学逐步打造成一项巨大的综合性的文化工程。尤其是英雄史诗《格萨尔》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点的参与活动项目之一,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格萨尔》研究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也像一个助燃剂,进一步添旺了藏民族对《格萨尔》的勃勃热情。《格萨尔》不再仅是一部史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格萨尔》呼唤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呼唤着幸福与文明。 本篇论文主要表述了:一、建国以来有关格萨尔的作品和论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二、建国以来有关格萨尔的汉、藏、英(解说,论文,著作等)目录融为一体的目录,所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三、体现了五十五年来格萨尔研究的成就。四、为以后的格萨尔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 建国以后,有关格萨尔的论文有780多篇,分别发表在13种季刊上。有关格萨尔的文章(介绍、评论等)有180多篇,分别发表在32种报刊上。外文著作有30多种,录音磁带有5000多盘。总的来说,这些论著的特点表现在介绍史诗的情况、部本存在的状况、流传的形式、艺术的特点、艺人的基本情况和流传地域上。对藏族的民间英雄史诗所具有的高度的人民性和艺术性给予了赞赏,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史诗在内容、艺术各方面的价值。论著的作者积极主动地寻找史诗《格萨尔》,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热情,贡献了可贵的青春,其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价值和意义都非常巨大。 人的生活,需要两种享受:一种是物质享受,另一种是精神享受。就思想素质而言,在藏区,《格萨尔》可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教材。价格萨尔》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十善法”、“道德规范十六条”、行善积德、救苦救难、开发智力、自力更生为宗旨,在保家卫国、反对侵略的战斗中,歌颂了英雄好汉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劳逸结合中,还深刻描绘了雪域豁达大度、忠厚老实、热情诚恳、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优秀的品质,同时还闪耀着百科知识的火花,呈现着无限美好的高 3原风光。一、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具有道德基础 在格萨尔执掌权力之前,西藏(藏族)正面临着道德沦丧、社会动荡不安、压迫盛行,没有公正的状况。社会各阶层之间和各阶层的内部,都在忙于互相争斗,人与人之间缺乏社会关系的观念,欺诈、谎言和阴谋层出不穷,压迫者趾高气扬,贫困、饥饿等灾难吞食着这个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深切地感到需要有一个牢固,公正的政府。二、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具有政治基础 在格萨尔时代之前,西藏(藏族)的政治情况十分混乱,国家分裂为互不统属的邦国部落,被投机取巧者所掌握。各部落行政结构互不相同,每个国家(部落)都把同别的国(部落)打仗当作自己生存的保证。由于没有共同的防卫战略,引起周围非藏民族的入侵。面对这种情况,广大的老百姓迫切希望有人能够出来统一那些邦国部落,、把国家和民族从内外交困的局面中解救出来,从而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 三、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具有民族主义 格萨尔王是一个民族主义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