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活就业形式的多样性、分散性、流动性推动了灵活就业更好的发展。这意味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在灵活就业市场中有着多种选择。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追求弹性自由的工作理念,不再拘泥于标准就业的工作。种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参与灵活毕业的人数日益增长,灵活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渠道。本文是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研究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背景下展开论述的。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综述的梳理,界定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概念及特点。以凯恩斯主义、配第——克拉克定理与有限理性理论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社会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并分析了大同市四个市辖区近五年(2013年及以后至2017年这五年)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状况,对高校毕业生对灵活就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收入、社保参与度、就业认可度、就业培训等方面与毕业生对灵活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也分析出大同市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存在以下问题:社会群体与高校毕业生两个方面存在对灵活就业认知度低的问题;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参保氛围较差;灵活就业服务不够完善,毕业生享受不到灵活就业服务;灵活就业法律保障缺失,毕业生维权困难。针对毕业生灵活就业的问题,最后从政府、用工单位、高校、毕业生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主要对策有:政府应鼓励灵活就业,实行重要举措;用工单位应营造公平工作环境,加强就业待遇;学校应重视灵活就业,构建就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应科学选择灵活就业,提高自身能力。只有促进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方面的四大主体可以相互配合与合作,才能更好的帮助灵活就业毕业生真正的落实体面劳动,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