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是客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运动事件和运动表达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虚拟位移表达作为运动表达的重要分支,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假想的运动,即用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来描写静态空间场景。本文将虚拟位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收集了大量语料,试图找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虚拟位移表征特点上的异同点,并诉诸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阐明其认知理据。本文将运动事件作为理论基础,选取运动事件的四个组成成分,即凸像,背衬,路径,方式作为常量,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凸像选取,路径和背衬以及方式表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发现,虚拟位移表达在英汉语料当中普遍存在,它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其相同点表现为:第一,英汉虚拟位移的路径和方式信息均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路径信息必须出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方式信息不能出现在虚拟位移表达中。第二,英汉两种语言在凸像选取上均可分为三部分,并且在分布模式上表现出相似性。其差异性表现为:首先,英语主观位移句对路径描写切分的更为细致,具体表现为单个动词携带更多的包含背衬信息的介词,表达复杂路径。其次,相较于汉语主观位移句,在英语主观位移句中,方式信息的凸显度和使用频率更高,其应用范围也更广。对于这些异同点,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阐明其认知理据,以便更深入的了解虚拟位移表达。虚拟位移的产生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识解,因此虚拟位移普遍存在于英汉语篇,我们可以从概念整合理论和格式塔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另外,对于英汉虚拟位移表达在数量和分布上的不同,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研究主观位移,有助于加深对思维和语言现象之间关系的认知,还可帮助语言习得者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在虚拟位移表达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