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在RICU使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比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引导的经口气管插管在RICU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危重症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例共186例,排除肿瘤、心肺复苏后(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fter CPR)、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间质性肺病晚期、入院24小时内死亡等病例后共106例,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orotacheal intubition,OTI)(76例)和经鼻气管插管组(nasotracheal intubation,NTI)(3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血气分析、插管维持时间、再插管率、继发呼吸道感染率、气管切开率、死亡率、ICU住院日以及总住院日。  结果:  在观察时间周期内一共有106例肺部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Acuterespiratory failure,ARF)病人收住RICU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OTI组76例病人在收住RICU前已行经口气管插管术,NTI组30例在收住RICU后进行了经鼻气管插管,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第一次血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I组插管维持时间明显高于OT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NTI组明显低于OTI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继发院内呼吸道感染方面NTI组低于OI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切率差别明显,但因样本例数较少,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ICU住院日、平均总住院天数、死亡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与传统喉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相比,RICU经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可延长患者气管插管维持时间,降低再插管率,降低继发呼吸道感染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降低病人气管切开的风险,而并未增加死亡风险及住院天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插管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仅有33-50%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造成治疗失败的因为可能与癌组织局部高水平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