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的勘察设计单位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设立的,其管理模式、运营机制、分配制度、质量概念都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虽然从1979年开始,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开展了改革的试点,特别是199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改建为企业问题的批复》后,部分设计单位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总的说来,勘察设计行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符合国际通行勘察设计企业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远远滞后于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性问题,即差异、对立、矛盾,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经常、大量存在的现象。不仅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即使是在组织与个人、环境与战略目标、技术与心理、理性与情感、现阶段战略策略与环境发展演变等等所有方面,都经常要出现差异、矛盾和对立。这是一般而言的,如果从企业发展过程分析,这种情况就显得更为突出。因为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变化,它会使原来处于平衡或常态的许多方面都会出现不平衡,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可见,差异、矛盾、不平衡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经常大量接触到的问题,管理者除了要综合考虑,做好环境和组织管理工作外,还需要适当处理和调整大量的差异、矛盾和不平衡,形成整体力量,引导企业前进。亦即企业管理的第三个方面是矛盾与发展过程的管理。所以,企业不仅仅是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而且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消除矛盾、谋求发展的能力,是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自适应系统。 企业若想成为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自适应系统,首先应建立在组织内部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从而维持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和巩固企业的集体活动,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动力机制的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以及分配机制。在论证动力机制理论支撑的基础上,从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经营理念、模式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益分配模式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