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可再生、环境污染小、循环寿命长、比能量大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已经实现工业化的LiCoO2实际容量低,价格昂贵且毒性较大,因此,寻找能替代LiCoO2的正极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新型富锂固溶体材料xLi[Li1/3Mn2/3]O2·(1-x)Li[Mn0.5Ni0.5]O2在提高了材料容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Co含量,使得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因此,该类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做电动车动力电源的正极材料之一。本文选了xLi[Li1/3Mn2/3]O2·(1-x)Li[Mn0.5Ni0.5]O2体系中综合性能较好的Li[Li0.2Ni0.2Mn0.6]O2(即x=0.6)材料作为研究基础,对其进行了阳离子掺杂和复合掺杂;接着合成了Li[Li0.2Ni0.2Mn0.6O2的掺Co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并对其做了阴离子掺杂和阴阳离子复合掺杂改性。本文通过SEM,XRD,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Li0.2Mn0.6Ni0.2]O2正极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合成的材料的性能得到,900℃下煅烧12h为最适宜的合成条件。分别用Al、 Fe、Mg掺杂Li[Li0.2Mn0.6Ni0.2]O2材料,XRD显示,三种元素的掺杂没有改变材料的层状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 Al的掺杂量为0.0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Li[Li0.2Mn0.575Ni0.175Al0.05]O2材料在0.2C下循环27周容量保持率为97.3%,在1C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153.3mAh/g。Co,Al复合掺杂材料—Li[Li0.2Mn0.56Ni0.16Co0.06Al0.02]O2在常温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库伦效率为228mAh/g和83.5%,高温时为281.7mAh/g和93%。研究表明,Co、Al复合掺杂能提高Li[Li0.2Mn0.6Ni0.2]O2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研究了不同量的F、Cl、Br掺杂Li[Li0.2Mn0.54Ni0.13Co0.13]O2后,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变化。XRD表明,掺杂材料仍具有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充放电测试表明,活化后, Li[Li0.2Mn0.515Ni0.155Co0.13]O1.95Cl0.05材料在0.2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9.5mAh/g,27周后放电比容量为229.4mAh/g。掺F和Cl可以提高材料在1C下的放电比容量,而掺Br反而会降低材料的容量。考察了原材料、掺Cl材料和Cl、Cr共掺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性能,得到Li[Li0.2Mn0.515Ni0.155Co0.08Cr0.05]O1.95Cl0.05材料在常温和高温时的库伦效率分别可达81%和89.1%;考察了三者的倍率性能,得到Cl、Cr共掺材料在常温和高温时在1C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可达180.4mAh/g和206.7mAh/g;分析三者的循环伏安曲线,得到Cl、Cr共掺材料在循环50周后依然保持着尖锐的氧化还原峰,说明该材料具有较稳定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