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疯人威兰》的悲剧意识与自然回归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86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布劳克顿·布朗(1771——1810)是美国小说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把美国本土因素引入小说中,打破了美国建国之初作家们一味仿效欧洲文学传统的局面。他的作品心理描写很丰富,主题多元化,深刻影响了坡、福克纳,以及后来的许多美国当代哥特小说作家。《疯人威兰》是其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以其恐怖的情节和对伦理与宗教的探索而闻名。狄奥尼索斯精神与阿波罗精神是人类的两种基本精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两者结合并且构成了人类的悲剧意识。在《疯人威兰》中,悲剧意识体现在两位主人公(卡温与威兰)性格的摩擦与对立中,也体现在他们所表现出的悲剧意识与自然意志的矛盾之中。自然意志的概念由叔本华提出。叔本华观察天地万物得到结论是万物有灵,自然也有其意志,不过是盲目的。尼采进一步发展了叔本华的观点,指出人类不能满足于服从自然的盲目意志,顺从社会的腐化道德,而应该从大地吸取能量,发挥超人意志,做出价值转换,从而全面发展和成长为超人。应该说尼采的理论是对于叔本华的自然理论的一种升华,也是对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探索。通过对作品的悲剧结局,悲剧意识的构成和它与自然意志的矛盾分析,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通过对狄奥尼索斯精神与阿波罗精神的结合和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悲剧意识的消解,人类才能够达成对自然的回归。只有把人类的个体融入自然的整体,立足于大地和人民,才能实现个人意志的充分发挥,并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人类内心的自然平衡。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她以创新的、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近日,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延安饭店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联主席施大畏,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市文联副主席、巡视员迟志刚等出席会议。上海各设计类公司和兄弟单位都发来了贺信贺电。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汪大伟所作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章程〉修改的报告》,选举产生了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新二届
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的便利以及传递即时信息的速度等优势使它能够在公众中得到普及。标题能够引导读者进行信息查询,是新闻报
学位
学位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汉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汉语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寻找有效的方式翻译、理解汉语成语是一个有意义也是一个挑战性的、经
学位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效仿西方,逐步推进近代化。随着西洋文明不断传播进来,以其为典范的文明开化运动对传统的封建道德观与伦理观造成了巨大冲击,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30年间,翻译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亦呈现出渐趋多元、系统的研究态势和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在卓有成就的西方翻译理论家中,美国学者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