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是花生生产大省,但区域优势品种缺乏的现象已成为制约我省花生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本研究以保定市和衡水深州市花生中低产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9个花生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养分累积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生产中优质花生品种的选择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花生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鲜、干生物量快速累积期分别出现在播种后的44d~50d和61d~66d,最大累积速率分别出现在播种后的70d和80d前后。荚果和茎叶是花生鲜、干生物量的主要累积器官。结荚期之前干物质主要累积在茎叶,占花生总干物质量的68.6%~75.6%;此后在荚果中的累积量逐渐增大,饱果成熟期荚果干物质量占到了花生总干物质量的37.6%~49.8%。2、根据花生荚果产量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花生品种可分为高产、较高产、中产和低产四种类型,高产类型花生平均产量比中产和低产类型品种分别高16.3%和51.2%,花生鲜、干物质量最大累积速率比中产和低产类型花生分别提高了15.4%~19.1%、24.2%~45.3%和21.5%~22.4%、37.9%~72.8%,且高产类型花生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低产类型花生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趋势明显减缓,生长势较差。3、根据花生氮(磷、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花生品种均可分为氮(磷、钾)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三种类型,高效型比低效型花生饱果成熟期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分别高26.9%~49.8%、37.4%~38.3%和23.2%~27.6%。结荚期是花生氮、磷、钾养分累积增长量最多的时期,而饱果成熟期是花生各养分累积最大的时期,养分累积量大小顺序为氮>钾>磷。4、从氮、磷、钾在花生主要器官的分配比例来看,生育前期,养分主要累积在茎叶中;随着花生的生长发育,养分逐渐向荚果中转移。饱果成熟期茎叶氮、磷、钾占比区间分别为30%~34%、21%~26%和62%~68%,而籽仁的占比区间分别为54%~60%、60%~62%和21%~28%,根的占比区间分别为3%~5%、8%~13%和3%~5%,花生壳的占比区间分别为5%~7%、4%~6%和4%~7%。5、对供试花生品种生育特性和养分利用特性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豫花9236、豫花9719属于高产养分利用高效型花生品种,产量在6600kg/hm2以上;豫花15号和开农49属于较高产养分高效型花生品种,产量在6400~6600kg/hm2之间;濮花28号、潍花10号、冀花0212-4和山花9号属于中产养分利用中效型花生品种,产量在5300~6400 kg/hm2之间;湘花2008属于低产养分利用低效型花生品种,产量在5300kg/hm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