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由于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尤其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步弱化,与此同时机构养老存在着投入成本较大、消费过高等问题,不符合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实际收入情况,因此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伴随着农村养老方式多样化的发展,社区养老的作用逐渐凸显,社区养老较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因其特有的优势而成为许多老年人优先选择的养老方式。近些年,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将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渐向农村延伸,在各地农村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建成了许多具有示范性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有效缓解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本文以长株潭地区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通过统计年鉴、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发现目前长株潭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从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但是长株潭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资源整合不到位、服务内容没有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服务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证和理论分析,笔者发现影响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体制因素、经济因素、观念因素。建设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需要从增强服务资源供给能力、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健全社区养老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