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恶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多,目前每年约1300万例肿瘤患者被确诊,约有6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约占死亡总数的13%),死亡率位居第二,所以研发出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人们的迫切期待。有研究表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是众多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共同途径,能够通过负调节因子、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STATs共价修饰等途径参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炎症反应,对各种实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以及炎症性疾病有重大影响。所以为加强对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寻找并研发具有JAK激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化合物分子,因此本课题选择以Ruxolitinib分子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分析它与JAK各亚型间的作用关系,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优势分子片段拼接等策略进行分子结构优化和改造。本文旨在吡咯并嘧啶化合物此活性母核基础上,参考JAK抑制剂与JAK激酶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片段拼接的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经查阅相关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文献报道,以及已有的构效研究,选择廉价易得的2,5-二溴吡啶为起始原料,经磺酰胺化、脱BOC保护、乙酰化、亲核取代等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然后关键中间体与活性母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一系列含芳磺酰基、酰胺基及尾部不同的脂肪环取代基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确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根据活性测试结果,对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为后期的结构优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