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和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从表面上看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对《天龙八部》进行原型分析,就可以透过两部作品表层的巨大差异看到它们深刻的内在一致性,那就是《天龙八部》中隐含着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但是又有其自身特点。俄狄浦斯是与自身命运相抗衡的英雄,而萧峰则是与大的社会环境以及儒家伦理道德相抗衡的英雄,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一直在行动中,试图以自身的行动改变命运,最终的结果却是自身的行动本身就构成了命运中的一环,他们无可遁逃。
本毕业论文一共分为三章,试图对以上所述进行比较和阐释,具体如下:
第一章、从整个大社会环境下对两部作品的产生背景进行阐述。
第二章、以中西方文化作为切入点,分别说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态度以及这两种文化在两部作品主人公身上的体现和对他们命运产生的影响。最后再对两种文化进行分析,以挖掘出两者间所蕴含的相同精神。
第三章、通过对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比较,从而得出两者间的一致性。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相同的出生悲剧、相同的毁灭性和相同的崇高性。而造成这种一致性的根源如下:萧峰的悲剧在于大汉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冲突,是社会的大潮流一步一步将他推向了毁灭,是一种社会悲剧.俄狄浦斯的悲剧在于不可阻挡的神谕和早就已经安排好的命运,他是父亲罪孽的受害者,也是命运悲剧里不可阻挡的牺牲品,纵使反抗,终究徒劳,但也正是这种不屈的反抗让读者看到了俄狄浦斯身上那种失败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