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早熟品种风味品质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opc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味品质是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由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决定。近年来,关于苹果风味品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有关早熟苹果品种风味品质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风味浓郁的苹果早熟新品种‘泰山早霞’和生产中已经广泛应用的苹果早熟品种‘辽伏’、‘贝拉’等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毛细管电泳(CE)技术,探讨不同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不同发育阶段果实风味物质的变化,以及风味物质对不同品种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构建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体系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早熟苹果品质育种和风味调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泰山早霞、辽伏、贝拉共检测到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等12类136种化合物;根据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可将泰山早霞与贝拉分别划为“酯香型”与“醇香型”苹果;泰山早霞、辽伏、贝拉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香气是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2.泰山早霞、辽伏、贝拉、美国8号、早金冠、岱绿等品种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品种间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4.59%,但蔗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糖明显不同,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7.58%和29.94%,其中果糖和蔗糖含量是影响早熟苹果品种糖类总含量的主要因素。3.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影响整体香气的3种主要香气成分(1-丁醇、(E)-2-己烯醛和乙酸丁酯)测定结果和对果实风味的官能鉴评结果在泰山早霞、贝拉和辽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官能鉴评的这种差异性与糖、酸及香味物质等成分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3种早熟苹果风味品质评价指标包括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3种主要香气成分的总含量。4.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与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而辽伏为丁酸酯。5.泰山早霞与辽伏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 d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大量合成期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 d与花后60~75 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大量合成期早于泰山早霞。6.泰山早霞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主要由果糖引起,而在果实发育后期蔗糖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增大。苹果酸是引起泰山早霞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随果实成熟,果糖与蔗糖对果实甜味的影响逐渐增强,葡萄糖含量在果实发育中后期不断降低,逐渐接近其阈值,对成熟果实甜味贡献最小,苹果酸对酸味的影响呈先升后降趋势。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论文根据材料对超微茶粉固化和塑性效果筛选了岩土类材料(硅藻土,膨润土和黄土)和弹性体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类(EVA),塑性颗粒具有良好的成型效果和舒适度;并对筛选的最优
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乙烯(ET)被认为是传统的植物防卫激素,在调控植物对病原菌等生物性胁迫的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过诱导植物产生病程相关蛋白或植物防卫素等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花卉产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也存在着横向扩展过快、纵向挖潜不足的问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兴花卉生产国哥
金属材料为纤维艺术带来特殊的创作灵感。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来金属材料及金属化方法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应实例予以简要评介,同时也对纤维金属化技术在设计应用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寄主植物根系所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能帮助寄主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矿质元素,从而成为土壤与植物间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对于苹果而言,由于其种类和品种不同,其抗寒性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各地气候不同,造成我国苹果生产经常
我国在植保领域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但是由于信息加工层次和水平比较低,信息的附加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造成植保科技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传统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