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更应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贤士蕴含于名篇之作中的独特哲思与情理,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依然是以教师的单一单向教学为主,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识不足,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离,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文”“言”不相统一,学生学习主体性被漠视,致使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难以优化,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果难有大的长进。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设计坚持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给学生自主研习和对话交流的空间;坚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一,力求突破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困境,积极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让学生在动态学习中建构知识,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获得成长。本文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和相关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学设计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绪论。从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现状这四个方面对论文构思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概述。第一章,主要是对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二章,主要探讨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学设计的现实需要。第三章,依据教学设计程序理论对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学设计的基本样式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设计。第四章,在对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学设计理论阐述、现实探究、教学设计样式分析、案例设计及总结启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实施的再反思、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