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后,全国多地开展了以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控制指标的“海绵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不乏规划佳作,但有些规划,或许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并未能有效地控制年径流总量。在海绵城市规划中,由于海绵城市规划与自然地形契合度还不够,有可能会引起额外的建设资金浪费,或降低海绵设施的使用效能,影响海绵系统生态效果的发挥。本论文首先从原理上对自然地形如何影响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地形对降雨、融雪和蒸发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地形对地表水分布的影响、自然地形对地下水的影响、不同自然地形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人工改变自然地形后的影响等。然后,本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常见的地形疏漏的成因及后果。最后,本文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同行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主要针对中国北方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四步法”。该方法强调更加契合自然地形,综合运用ArcGIS和水文模拟软件SWMM。“四步法”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即第一步:完整地掌握地形基础资料;第二步: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针对性的水系统构建方法及合理的总体指标,基于ArcGIS和SWMM综合分析确定自然汇水区及市政汇水区的面积和相应控制指标;第三步: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经济的海绵设施,验算各个地块是否符合总体指标;第四步:在第二、三步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规划因素对地形的矛盾性需求,并反推至第一步,或加以细化。该方法明确提出地形基础资料的获取途径及地形资料处理方法,以解决自然地形获取及分析方法存在局限的问题。在充分掌握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WMM对现状排水系统进行评估分析,提出综合自然地形条件及现状排水系统的指标确定方法。力图使本文的研究对海绵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这套“四步法”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在西安市海绵城市规划项目中得到了初步地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