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抢占国际竞争与发展的先机,大部分国家在二十世纪末酝酿并启动了旨在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不同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基于不同国情而开展,课程改革举措不尽相同,但是所有国家都处于一个同样的时代,也面临着几乎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芬兰《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2004》的分析与比较,从而取长补短,对我国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奉献绵薄之力。通过梳理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芬兰《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2004》,翻译并整理了芬兰《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2004》,对中芬两国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绪论部分,主要对收集到的国内外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的研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主要对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研制背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芬兰重视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芬兰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渗透着对媒体素养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整理的能力,培养信息时代下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第二到四章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分析与比较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即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总体框架和价值取向的分析与比较;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目标的分析与比较;中芬现行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分析与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芬兰课程标准内容具体、多样化;芬兰评价建议融合信息技术;芬兰评价体系完善,操作性强。两国课标都突出了对阅读技能的重视;中国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突出汉语特色;两国评价体系都体现了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因此,本文在反思与借鉴部分提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应该重视三点:课程内容应进一步具体化;课程目标应加强对媒体素养的关注;尝试制定多样化的课程标准,以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追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课程改革的步伐将越发矫健,课程标准的改革亦任重道远。只有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的吸取别国课程标准改革的精华,我国课程标准才能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