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t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801004)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0C31069)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基于“TE0111-λ/4谐振系统”的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器,“TE011-λ/4谐振系统”是由TE011圆波导谐振器耦合N个λ/4谐振器的谐振系统。该功率合成器通过有源电路接入到“TE011-λ/4谐振系统”,从而将N个作为输入源的λ/4谐振器的功率通过TE011圆波导谐振器合成为较大的功率,并通过输出端口输出。本文主要研究了:1、各种谐振器的类型及其工作原理:2、λ/4谐振器由微带线到通孔工艺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通孔工艺的λ/4谐振器由于通孔与基片垂直放置从而大大提高了Q值,降低了损耗;3、有源电路和无源电路在不同软件中的联合仿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S参数作为连接有源和无源电路的载体是有效而合理的;4、提出并设计了基于“TE011λ/4谐振系统”的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器,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合成器具有功率合成性能,并且具有很高的Q值;5、提出了一种功率合成器的网络拓展结构,从而为更大功率的合成奠定了基础。全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在于: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TE011-λ/4谐振系统”的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器,该方案具有高Q值,低损耗,兼容现代电路封装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等;其次改进了传统的基于微带线的λ/4谐振器的结构和性能;最后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S参数的有源和无源电路联合仿真的方法。论文第一部分(第二至五章)首先提出了该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对驻波谐振器的设计、优化,对负阻电路的分析和选择,对系统级仿真的思路验证;第二部分(第六章)则根据第一部分的研究成果重点设计并仿真了基于“TE011λ/4谐振系统”的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在60.48GHz,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为-18.477dB;单端传输系数为-6.662dB;合成效率约为87.1%,系统的Q值为11144;系统合成后的电磁场幅值与输入端口的个数展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后(第七章)从系统的扩展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技术的功率合成器及其网络结构,以便输出更大功率。
其他文献
在高中物理教学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中物理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一种适应于当下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可诱发水稻产生白叶枯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深入研究不同白叶枯病菌小种的发病特点和致病原理
合成孔径雷达(SAR)作为探测工具,具有高分辨率、全天候监测的特点。SAR图像变化检测是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获取的SAR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地表变化特征和过程的技术,主要任务是检测该
  目的:研究下丘脑弓状核在运动对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1)建立两个骨质疏松模型:①通过对五月龄SD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大鼠去卵巢模型;②通过给予新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智能电网战略的实施,其相应配套的智能终端高级计量系统向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智能电网相关技术要求,首先介绍了电能计量理论基础,并对谐波影响下的电能计量进行分析;接着针对智能电网高级计量系统的电能质量分析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分量非平稳电力信号的瞬时谐波参数估计算法;并结合智能电网的电力市场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优化神经网络的短期电价预测方法,准确预测未来电价
光学投影断层成像(Optical Tomography Projection,OPT)技术,利用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光束穿透生物样本得到各角度投影图后,进行断层重建实现样本的三维成像。OPT技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太阳能的光电利用越来越受关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因为其能量回收期短、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高温性能好、衬底选择灵活等原因,已经逐渐开始商业化批量生产,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复合背电极的应用可以增加光在电池i层的光程,,并减弱背电极金属粒子向n层Si
本文对于绵羊皮肤类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进行了探索,旨在寻找成功分离和培养皮肤类干细胞的方法,为体细胞核移植提供一个高效和稳定的供体细胞来源。同时对于从皮肤组织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