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建设发展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响亮的、影响深远的名字——他们就是新闻报道、宣传术语中所称的“典型”。他们,或在异常残酷的敌我斗争中信念如磐、视死如归,是坚定信仰、追求真理的活教材,如刘胡兰、赵一曼、江竹筠等;或在硝烟弥漫的激烈战场上英勇顽强、百折不挠,演绎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主义史诗,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成为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力量,绽放着经久不衰的人性光芒,如张思德、雷锋、公方彬等;或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彰显军人的政治本色和豪迈情怀,如徐洪刚、李向群、丁晓兵等……,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八一”军旗增添了浓墨重彩,给全社会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为激励军心士气,弘扬社会正气,引领时代潮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讲,军事典型报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采取大纵深、宽视野的方法,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选题,并结合作者14年的军旅生活,以及从事军事新闻报道的亲身经历,力图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探求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资借鉴、有所教益的研究成果。在论文主题上,本文运用辩证、客观、全面、系统的观点,在充分肯定军事典型报道的成绩和贡献的同时,着重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变革和新兴媒体兴起,以及受众群体结构、兴趣爱好、兵员成份、个体需求等变化,军队有些典型报道仍然沿袭高大全式、模式化、僵硬老套等报道方式,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显然脱离了受众需求,难以发挥典型报道的作用。为此,军事媒体只有牢固树立“读者本位”的观念,不断丰富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创新报道方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为部队官兵和全面建设服务。在论文结构上,本文首先开门见山引出“亲和力”的定义,从军队典型人物报道增强亲和力的价值和意义入手,深入阐述增强亲和力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塑造军队形象的需要、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需要。其次,具体分析当前军队典型人物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透过现象找本质,剖析问题原因。最后,从报道宗旨、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增强军事典型人物报道亲和力的方法和途径,在探讨的对策举措上,本文紧贴军事新闻的实际,力求找出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措施。在论述材料上,特别注重选取那些对部队官兵和本人印象深刻、感人至深的典型报道资料。围绕当前新闻界兴起的“走转改”活动,密切关注当前的新闻动态和最新理论成果,精心分析军队一大批名家新近出产的精品佳作,把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贯穿文中。此外,本人还详细搜集和查阅了多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解放军报》原文或者网络资料,力求全景式、全方位、深层次反映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脉络,在占有、掌握和吃透材料的基础上,为丰富内容、论证观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