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预处理指一次短暂的亚致死程度的缺血能调动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对后续致死性的缺血产生保护作用,即预处理能够诱导产生缺血耐受,其神经保护作用可由不同机制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脑组织缺血和缺血耐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预处理中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利用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相结合完成大鼠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利用缺氧D-Hank’s平衡盐溶液和真空干燥器建立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体外缺血和缺血预处理模型,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GDNF、神经元GDNF受体GFRα1及RET表达变化,分别利用GDNF高表达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和采用RNAi技术沉默GDNF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制备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缺血神经元,与缺血神经元建立相互作用体系,观察不同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GDNF、神经元GDNF受体GFRα1、RET表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GDNF表达与神经元GDNF受体GFRα1、RET表达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利用RNAi技术可以成功沉默GDNF表达,缺血神经元损伤以早期凋亡为主,GDNF可减少缺血神经元的早期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缺血预处理可通过诱导星形胶质细胞GDNF表达增加,参与神经元保护机制,其神经保护机制主要通过抗神经元凋亡,尤其抗神经元早期凋亡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孕周分为三组:A组为早发型<34孕周39例,B组为34~36+6孕周36例,
古圣先贤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天人合一”思想。所谓“天”,即宇宙自然,它包括天、地和自然界中衍生出的万事万物,而其主体便是“人”。古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事情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对“天”逐步熟识   尊重自然、敬重生命,是古人朴素的生态意识和价值理念。自上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形成了
目的:探究对患有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7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8例,选择经尿道的电切气化手术和灌注治疗,对照
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卒中是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在脑卒中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As
电沉积Ni-W-P基纳米微粒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分析表明:镀液pH的增大,镀层表面粗糙,但镀层较厚,稀土的加入能有效细化晶粒。(Ni-W-P)-SiO2、(Ni-W-P)-Ce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原始胡杨生长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在研究胡杨对环境约束的适应机制方面提供十分宝贵的资源。胡杨对干旱,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因此,它作为塔
在水泥用量、粉煤灰取代水泥率、水用量和泡沫体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300级陶粒、500级陶粒以及两种陶粒质量比4:6复合时陶粒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干表观密度、2
以酒石酸盐为络合剂,胺化合物为辅助络合剂,研究钢铁基体上碱性无氰镀铜工艺,探讨了搅拌、镀液温度、pH、ρ(Cu^2+)和添加剂对镀层外观的影响。考察了镀液的深镀能力和抗Fe^2+、Fe^3
读王旭峰《陆羽与李冶》文(载《陆羽茶文化研究》18期),有关李冶的分析论述不少。毕竟是作家,且是女作家,其揣测之细腻胜人一筹。然其据李冶《寄校书七兄》一诗断李冶有七兄之说,却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气相蒸发法,在氢气与氮气混合气氛中蒸发块体Ti金属制备TiN单晶纳米颗粒,以此纳米颗粒为添加粒子,利用电刷镀方法制备出(Ni-P)-TiN纳米微粒复合镀层。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