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区设计对岭南传统民居地域特色的借鉴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物质同质化趋势的加速,城市建设受到全球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和深入,尤其是世界各地设计单位涉入国内建设,使外来思想更直接地渗透进中国的大地。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居住区建设的规模也空前加大,在此起彼伏的“造城运动”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缺乏对地域文化、对内涵缺少认识和追求的模数化设计,批量生产的居住区显得千篇一律,丧失人性的活力。另一方面,岭南传统居住建筑的天人合一的聚居模式、亲切和睦的邻里氛围及与自然一体的景观处理却被我们所遗忘。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居住建筑如何从传统岭南居住民居地域特色里吸收经验,从而继承自己的地域文化,成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缘由。 本文运用了建筑学、统计学、类型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与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三个层面对岭南传统聚居形态及其中特色元素进行研究探讨。物质层面上,对岭南传统民居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现代城市住宅的建设条件进行比较,寻找其本质和现象上的异同点;文化层面上,对岭南传统民居文化和现代住宅文化进行比较,寻找其融合点;心理层面上,对人们在岭南传统民居中和在现代住宅中的身心感受以及喜好取向进行比较,寻找其契合点。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及界定了岭南传统民居及地域的概念,限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首先从岭南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条件及文化背景出发,研究了岭南居住建筑的地域性,及其传统民居值得借鉴的特点,揭示其对现代居住区设计的值得借鉴的部分,再通过现代地域居住区案例的实践与研究进行比较,从而导出结论。 第三部分(第七章):主要对现代居住区设计进行反思及展望。
其他文献
传统专业街是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建筑和人文风貌,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宝贵的财富。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专业街区迫切地需要加以更新,
近些年来,网球运动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普及和升温,网球设施的建设量也成倍增长,但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本文以专用网球场馆的发展,建筑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就是改
在世博会将近160年的历史中,作为人类现代史缩影的世博会,记录着人类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事件,更重要的是推动了许多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对人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的,世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这是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使人们乐观地相信技术可
住区中的肉菜市场在其具体的功能基础上,承载着或多或少的居民日常交往。居民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日常生活交往模式,建构了一种人们紧密联系的社会网络。肉菜市场中的交往行为与
办公建筑是我国公共建筑能耗主体和节能重点之一。建筑实际运行能耗数据对于指导低能耗设计工作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性能模拟多基于简化模型和标准工况、且对于室内性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