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类型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引起大气化学成分变化,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雨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和机会成本法等估算了雨城区农田、森林、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及原材料、生态旅游、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废物处理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七项服务功能的价值,揭示了雨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点:(1)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化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其上升的主要原因,说明了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善和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2)雨城区各生态系统类型生命支持功能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生命支持功能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大,是农田的3.16倍,草地的1.94倍,因此必须重视森林在维系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基础和重要地位,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仅改变了该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的类型和大小,同时引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的变化。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演变与实际生态环境变化的对比发现,两个演变情况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生态环境的动态检测。(4)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增长速率小于GDP增长速率,表明生态建设速度小于经济建设速度,因此应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5)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旅游价值增长量对“十五”期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0.96%。因此,在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发展生态旅游,使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不断永续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多滤波联合单一图像快速去雾算法。首先基于大气散射光特性,计算雾天图像最小通道图,给出大气耗射函数初估计;利用双边滤波保边缘的平滑特性,对雾天图像灰度图进行平
借鉴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的铁路安全评价经验,针对我国传统的铁路行业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阐述铁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反映铁路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安
“民以食为天,谷以稻为先”。我国素有“稻米王国”之称,稻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产品。东北稻米表面光亮、粘性适中、米饭口感柔软、卫生品质好、质地优良。同时,东北地区稻米的商
山区发展是当前中国和谐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山区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贵州省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石山区域的典型代表。如何利用
针对渤海油田碎屑岩储层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储层黏土矿物的含量及构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储层的物性及油田开发效果的问题,采用注水模拟实验、岩心观测、扫描电镜、密闭取芯等手
从对负荷的概念与定义着手,对运动负荷、训练负荷以及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即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概念与定义提出疑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确认。运动负荷是人体运动时一定时
针对“V+起来”汉语本体语义和带宾语情况分类不明确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较少的现状,为改善该结构在语义和带宾语情况下的分类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本文总结出“V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非核心期刊1666种,占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总数的69.21%,但却是被忽略的大多数,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被赋予刻板印象。非核心期刊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与必要
我国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发展日益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对新媒体对纸质媒体产生的冲击进行了分析,对纸质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优势进行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初中学生。在这期间青春期,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发展的身体和心灵。学生在青春期的平均年龄阶段都有着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