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类型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引起大气化学成分变化,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雨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和机会成本法等估算了雨城区农田、森林、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及原材料、生态旅游、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废物处理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七项服务功能的价值,揭示了雨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点:(1)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化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其上升的主要原因,说明了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善和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2)雨城区各生态系统类型生命支持功能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生命支持功能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大,是农田的3.16倍,草地的1.94倍,因此必须重视森林在维系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基础和重要地位,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仅改变了该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的类型和大小,同时引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构成的变化。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演变与实际生态环境变化的对比发现,两个演变情况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生态环境的动态检测。(4)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增长速率小于GDP增长速率,表明生态建设速度小于经济建设速度,因此应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5) 2000~2005年雨城区生态旅游价值增长量对“十五”期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0.96%。因此,在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发展生态旅游,使雨城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不断永续地转化为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