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LCBDE与LC+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结石停留在胆道系统内可阻碍胆汁的排泄,同时为细菌在胆道内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胆道内结石可诱发出一系列急性炎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微创外科时代,面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这类疾病,临床上主要流行两种微创术式,第一种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即LC+LCBDE;第二种术式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即LC+ERCP/EST。面对这两种主流术式的选择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为了探索出两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利弊性,笔者通过Meta分析来评估两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而为该类患者在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估算出两术式结石清除率对比能得出肯定结论时所需要的样本数,即期望信息量(Required Information Size,RIS)。通过比较Meta分析累积的总样本量与期望信息量,得出科研者是否需要停止该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RCT)的结论,可避免科研及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通过计算机在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以及国内外临床实验注册网站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关于对比两术式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所有中、英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收集数据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Rev 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哥本哈根临床试验中心(Copenhagen trial unit,CTU)发行的试验序贯分析软件对本研究的主要结局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按照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最后纳入中、英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8篇。使用Cochrane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系统仔细评价各项RCT潜在的偏倚风险,发现9项研究偏倚风险高,9项研究偏倚风险不确定。在18篇RCT中共包含了21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其中有1089例患者接受了LC+LCBDE术式,有1079例患者接受了LC+ERCP/EST术式。根据各指标对比结果来评估两术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而为临床上术式的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本Meta分析显示接受LC+ERCP/EST手术方案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0.3%,接受LC+LCBDE手术方案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9.9%,[OR1.06,95%CI(0.80,1.41),P=0.69],提示两术式在结石清除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4%,LC+LCBDE手术方案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为4.2%,[OR 0.55,95%CI(0.29,1.07),P=0.08],提示两术式术后腹腔感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术后病死率约1%,LC+LCBDE手术方案术后病死率为3‰,[OR2.56,95%CI(0.59,11.07),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发生中转开腹率为3.4%,LC+LCBDE手术方案出现中转开腹率为5.8%,[OR0.60,95%CI(0.35,1.03),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8%,LC+LCBDE手术方案术后胆漏发生率为5.6%,[OR0.21,95%CI(0.11,0.40),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5.2%,LC+LCBDE手术方案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0.5%,[OR 5.33,95%CI(2.69,10.58),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ERCP/EST手术方案术后胆道出血发生率3.2%,LC+LCBDE手术方案术后胆道出血发生率0.4%,[OR 4.16,95%CI(1.90,9.08),P=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序贯分析表明,关于结石清除率的研究期望信息量病例数为1036例,而纳入的18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累积的研究样已经有2168例,累积的Z值曲线跨越了RIS,认为研究样本总量超过了TSA估算的期望信息量,但累积的Z值曲线没有穿过传统界值及TSA界值,可认为LC+LCBDE和LC+ERCP/EST两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对比研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Meta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两术式结石清除率相当;LC+LCBDE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胆漏;LC+ERCP/EST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胰腺炎;LC+LCBDE术后腹腔感染率大于LC+ERCP/EST术式;LC+ERCP/EST术后胆道出血风险大于LC+LCBDE术式。TSA认为关于LC+LCBDE和LC+ERCP/EST两术式结石清除率对比的相关研究无统计学差异,且研究样本量已经超过期望信息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不同NT-pro BNP的水平组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结果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并研究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不同NT-pro BNP的水平组的其他实验室检查数据调查。研究方法:(1)统计2015年3月-2021年2月在湘西人民医院儿科出院诊断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93例病例纳入研究对象,(2)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一般临床资料统计以及分类处
学位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期。方法:1)纳入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为Ⅲ-Ⅳa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2例。2)32例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16例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恩度组),另外16例患者仅接受同期放化疗治疗(对照组)。3)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及目的:肾肿瘤中约95%为恶性肿瘤,其中以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多见,RCC是起源于肾实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探明,但与吸烟、肥胖、高血压关系密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对健康问题越发重视,早期肾肿瘤(T1N0M0)发病率逐年增长。因其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肾癌的治疗方案,常规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需夹闭肾动脉以达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