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4-取代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唑啉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有部分喹唑啉类抗肿瘤药物相继研发上市。本论文以EGFR为靶标,以已上市喹唑啉类药物为先导,进行优化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并对喹唑啉类目标产物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别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6,7-烷氧基喹唑啉和4-硝基喹唑啉等5个中间体,再分别进行氯代,然后再与合成的各种取代苯胺中间体进行反应,最后得到两个系列17个新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2)进行合成工艺优化研究。在喹唑啉成环的合成中,通过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优化得到了一条具有高收率,环保的工艺路线。同时对部分易氧化,不稳定的中间体合成反应的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极大的提高了中间体的合成收率。  (3)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采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4)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软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对接所选用的靶标为已知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晶体结构1XKK,目标化合物的对接结果显示喹唑啉4位取代苯胺基团的苯环上的对位酰胺基团取代优于间位取代,4位吖庚因取代活性也较好。  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为后续进一步的先导优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也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的第三大致死原因。开发研制能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是当今医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缓解腹部痉挛、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一种常用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Paeoniflorin,PF)具有潜在的解痉、防凝血和抗炎作用。研究表明,PF能够显著改善脑
该文分别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丙炔醇为起始原料,从两条路线合成了SK&F96067,并对 工艺进行了部分调整和改进,总收率达到文献水平.并且在保持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六个
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分子量大、理化性质不稳定等特点,其高级结构易遭到破坏从而造成药物失活。此外,突释量较高、包封率差、药物累积释放量低也成为微球制剂研究的难点。静电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