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纠纷妨碍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是破坏医患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医患纠纷屡屡发生,冲突形式日益升级,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此类事件报道的研究也成为新闻传播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依据框架理论,媒体按照一定的观念体系选择和组织报道,这种特定的选择路径决定了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新闻框架,本文以《健康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至2014年医患纠纷报道的概况、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试图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媒体框架,对报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论核心概念“医患纠纷报道”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对《健康报》医患纠纷报道的概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涉及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版面、报道体裁和报道图片五个方面,发现以下问题:报道数量不多,且集中于个别轰动事件;以中短篇报道为主,长篇报道较少;报道版面较为集中,拓展阅读不足;消息和评论为主,缺乏通讯和深度报道;图片整体使用较少,相邻图片搭配不当。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对《健康报》医患纠纷报道的框架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新闻主题、新闻来源和关键词使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发现其呈现出以下特点:新闻主题方面,凸显事件处理与评价,注重普法宣传;新闻来源方面,以官方和医方为主,患者几近失语;关键词使用方面,赋予医者弱势群体形象。第三章针对以上倾向性的形成进行了原因探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媒介环境方面,政府传达政策意见的需要和尊医文化传统的延续,使得《健康报》将官方和医方作为报道的主要取材对象;媒介定位方面,《健康报》作为一份机关行业报,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和其组织内部的政策倾向,与政府框架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医患纠纷自身发展方面,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医患双方维权意识的加强,使《健康报》注重舆论引导和普法宣传工作;受众需求方面,庞大的医者读者群体的信息需求和选择性认知,强化了《健康报》对于医者的保护倾向。第四章针对《健康报》医患纠纷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报道形式方面分为:报道版面上,拓展版面,丰富报道内容;报道体裁上,增加通讯和深度报道,深入解释医患纠纷事件;报道图片上,适量添加图片的使用,与相邻图片合理搭配。报道内容方面分为:主题内容上,关注事实,将事件描述、各方回应与处理、事件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事件进行立体分析;新闻来源上,注重平衡医患双方话语,并增加医方和患方之外的第三方言论;关键词上,客观呈现事件原貌,重塑医患双方的媒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