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市场结构、区域发展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三大驱动因素的变化促使旅游地竞争的态势由传统的“资源竞争”、“产品竞争”迈向更高层次的“品牌竞争”。旅游地品牌是旅游品牌类型中的公共品牌,为旅游目的地所有,而旅游企业品牌属于企业品牌,是旅游地品牌元素的具体体现。旅游地品牌化是旅游地品牌竞争的前提,是选择某种品牌要素组合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识别和品牌特色,以便与其他竞争性旅游地品牌区别开来的过程。旅游地品牌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品牌产品开发、品牌识别系统的导入和品牌监管四个步骤。旅游地品牌竞争力是旅游地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监测旅游地品牌变化的有效指标,包括旅游地品牌市场能力、旅游地品牌管理能力和旅游地品牌基础能力三个层次,把这三个层次逐级细分为更具体的指标则可以得到旅游地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旅游地品牌竞争力不仅可以得到单个旅游地品牌竞争力值的大小,而且还可以比较多个旅游地的品牌竞争力。
桂林旅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在中国旅游业格局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国际、国内、西部甚至广西一些旅游地的崛起,桂林旅游品牌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竞争力也有相对下降的趋势。在定性分析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桂林旅游品牌竞争力,得出其处于“一般”和“较强”之间,必须加以提升才不被边缘化。提高桂林旅游品牌竞争力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修正桂林旅游品牌定位,弄清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口号的区别,形成清晰而又有发展性的品牌定位。其次,提高桂林旅游品牌营销的有效性,加强品牌公关能力。第三,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延伸桂林旅游品牌,前者的途径是增加文化等品牌要素,后者则是要立足泛漓江流域旅游圈来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最后,要形成管理桂林旅游品牌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品牌的市场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