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及其空间气候响应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树木年轮学研究方法,在吉林省范围内对人工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进行树芯样本采集,利用Friedman方法进行去趋势,分别建立31个年轮宽度年表、早材宽度年表及晚材宽度年表,形成了吉林省人工林樟子松年轮数据库。分析3类年表与气候因子(月降水量、月平均温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并利用胸高断面积增量(BAI)估测域内人工林樟子松生长量变化,探讨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全轮、早材和晚材)对域内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分析全轮年表、早材年表和晚材年表的序列间相关性、平均敏感度、标准差和样本总体代表性等统计特征值发现:3类年表质量均达到年轮气候学研究标准,包含了丰富的气候信息,适用于较短时间尺度的树木年轮气候学研究。2.各样点全轮年表、早材年表和晚材年表与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6月降水主要促进全轮和早材生长,7-9月降水对样点全轮和早材生长的作用呈现不一致性,而5-9月降水对各样点晚材生长以正相关为主。相对于降水而言,3-4月温度主要促进全轮和早、晚材生长;但5-6月温度对全轮和早材均为抑制作用,而对于晚材则表现为东部促进,西部抑制。3类年表与组合月份5-8月相关结果表明降水主要促进树木生长,而温度抑制树木生长,但相关性强弱在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表明研究区樟子松生长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协同影响。3.从3类年表与生长关键月份气候关系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生长季5-8月降水对中部地区全轮和早材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对早材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促进作用由中部向西北逐渐减弱,至西北部变为抑制作用。春季3、4月平均温度对域内人工林樟子松早材生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且其促进强度在空间上与降水量的分布相对应,说明此时温度对早材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水分的增多而增强,而生长季5-8月平均温度对晚材生长的影响从东部湿润地区的促进作用逐渐过渡到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抑制作用。4.胸高断面积增量(BAI)指示的研究区内人工林樟子松的生长量结果表明,除了一马树国家森林公园(YMZ)和长岭(STZ)两个采样点BAI呈下降趋势,其他样点的BAI均呈上升趋势。将域内人工林樟子松BAI序列以年份和年龄这两种方式为标准,分别对比公共时段内樟子松BAI的变化趋势和平均BAI,发现研究区西北部暖干气候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中东部相对冷湿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人工林樟子松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沈阳市翟家水源原设计供水量能力为150000m3/d,现日供水指标950000m3/d.采用28SA-10J水泵需运行2台机组,但水泵并联运行效率低,生产耗电量大.依据水泵叶轮切削律对水泵叶轮进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情况,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M.tb培养结果为阳性且具有药敏试验结果的病例477例,分析M.tb分离株对异烟肼(INH)、利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植物发电的可行性,然而Plant-e的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第一个在不破坏作物生长的情况下获得电能并实现大规模应用的。
阳极糊流动旭阳极糊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在阳极糊生产过程中对阳极糊流动系数的控制不同流动系数阳极糊在电解使用中效果对比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阳极糊满足电解生产
介绍了BF -Ⅱ型干粉防渗料的分析结果和应用情况 ,认为这种防渗料可使电解槽炉底表面温度降低 ,炉底压降降低 ,电流效率提高
<正>0引言实验标准差作为重复性计算与试验的指标,也是计量结果随机误差表示的一种方式。在从事测量活动(开展检定、校准、检测等)中对测量数据处理,经常需要计算实验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