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Al合金扩散系数研究及扩散行为模拟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x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合金作为轻质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热传导性和铸造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汽车和航空等领域。在优化Al合金成分以及在热处理过程中了解温度、时间和成分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时,相图热力学和扩散动力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文献中已有各种多元合金热力学数据库的报道,但还没有相关扩散数据库的系统报道,对三元和多元合金尤其如此。一般来说,三元和多元合金的扩散系数实验数据十分有限,而且不同来源的数据经常不一致。研究表明:由各相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和热力学因子可以建立多元系的扩散系数矩阵。原子移动性参数可以通过优化二元和三元系的实测扩散系数获得。本论文以多组元铝合金中的Al-Cu-Mg-Mn-Ni-Zn体系为研究对象,力求建立部分重要合金子体系精准的扩散动力学数据库,主要研究内容有:(1)收集并严格评估了文献中关于Al-Mg,Cu-Mg和Al-Cu-Mg合金fcc相实测的各种扩散系数。采用耦合第一性原理、半经验公式和CALPHAD (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的方法得到了Mg在Cu的fcc相中的杂质扩散系数。采用DICTRA (DIffusion Controlled TRAnsformation)软件建立了Al, Cu, Mg在Al-Cu-Mg合金fcc相中精准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一系列二元系和三元系的成分距离曲线和扩散通道,并与实验测定值对比来验证本工作所获得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和扩散系数的可靠性。(2)采用DICTRA软件在严格评估了文献中关于二元Cu-Mn,Ni-Mn, Cu-Ni, Mn-Zn体系和三元Cu-Mn-Ni, Cu-Mn-Zn, Ni-Mn-Zn体系fcc相实测的各种扩散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了Cu,Mn,Ni在Cu-Mn-Zn合金fcc相、Cu, Mn, Zn在Cu-Mn-Zn合金fcc相和Ni,Mn, Zn在Ni-Mn-Zn合金fcc相中的原子移动性参数。利用所得参数计算了二元和三元体系的杂质扩散系数、示踪扩散系数和互扩散系数,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利用原子移动性参数还预测了一系列二元系和三元系的成分距离曲线、扩散通量和扩散通道,重点分析了合金中柯肯达尔效应的原理,计算了柯肯达尔面迁移速率和迁移量。(3)收集并严格评估了文献中关于四元Cu-Mn-Ni-Zn体系fcc相实测的互扩散系数和各种扩散行为信息。采用DICTRA次件在精确的二元和三元体系原子移动性参数的基础上合理外推到Cu-Mn-Ni-Zn四元系。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一系列四元系扩散偶的成分距离曲线和三维空间中的扩散通道,并合理分析了合金扩散过程中的上坡扩散及零通量面等现象。
其他文献
唐朝有一位叫贾岛的诗人.一天傍晚,他骑驴来到郊外,看着归巢的鸟儿、清澈的池水、美丽的晚霞,不由得诗兴大发,念出了“鸟宿池边树”.再往前走,又见到一座寺庙,他想:既然鸟儿
期刊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了Al-0.15Zr、Al-0.2Er、Al-0.15Zr-0.1Er、Al-0.15Zr-0.2Er、Al-0.15Zr-0.4Er合金。采用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EPMA区域定量分析
我的妈妈是超市理货员,在一家大型连锁店里工作,负责商品展示与陈列、商品补充与调整等工作.rn妈妈说,在一家超市里面,收银员和理货员都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理货员看似工作简
期刊
近年来,金属复合染料基于其出色的耐光性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Fe与其他金属相比其相对无毒的特性使得铁复合染料的应用甚为广泛。然而随着这类染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印染废水进入水体,严重影响了水体透明度、DO、COD等水质参数,进而对水体动植物乃至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在众多的脱色技术中,微生物脱色法基于其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被重点研究。然而一般情况下,金属复合染料具有较大的分子量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稀土冶炼分离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与稀土产业发展的现实、环保发展趋势及氧化稀土提取工艺的清洁化要求不符合
铝合金与镁合金均具有比刚度、比强度高,高尺寸稳定性,以及阻尼减震性等优越性能,在汽车、电子和通讯、化工、机械、航空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镁的熔点低、线膨
黄河粗沙较多,有多处河道淤积,而黄河重要的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库也存在淤积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水库效益的发挥,还影响到潼关高程的升降。单纯依靠水库调水调沙解决河道、水库自身
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运移机理对深部地下工程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放射性核废料的地质处置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地下水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中溶质运移也十分复杂,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