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中断的网络防御保护模型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供给系统网络中关键设施防御保护的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1)设施选址,即如何确定初始网络;(2)识别关键设施,即在现有网络中,哪一个或几个设施点中断对整个系统运行造成的损失最大,该设施点即为关键设施;(3)分配有限的防御保护资源,由于现实社会中,防御保护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保护系统内的所有设施点,那么如何分配有限的防御资源,使得系统遭到攻击后,整体运行代价最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将复杂的供给系统简化为一个由若干设施点、若干需求点和特定服务路径组成的一般网络,采用P-中值模型进行设施选址,从而得到初始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关键设施的防御保护研究。  将供给系统网络的管理者称为防御方,随机和蓄意攻击称为破坏方,使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防御方和破坏方的关系。首先,防御方作为上级,在对破坏方进行分析和预测后,事先确定防御策略,最小化系统受到攻击后的运行代价。破坏方作为下级,对防御策略打探了解后,确定攻击策略,最大化网络受到攻击后的运行代价。本文用需求点和设施点之间的加权距离之和表示网络运行代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防御资源和破坏资源的量化方法,即将有限的防御资源量化为防御单元的个数,可在一个设施点处布置一个或几个防御单元,将有限的破坏资源量化为攻击的次数,可对一个设施点进行一次或几次攻击。并考虑了单个防御单元成功拦截一次攻击的概率,以及设施点遭到攻击中断后,原由它服务的需求点变更设施点时产生的额外费用消耗,建立了基于R-中断的关键设施防御保护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对比无防御时的最佳攻击策略和防御方和破坏方博弈后的最佳防御策略,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研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考虑防御成功概率和变更设施点时的额外消耗这两个参数,均能有效影响防御方最佳防御策略的制定:防御成功概率的大小决定了是追求最大化保护设施的个数,还是将有限防御资源集中到少数关键设施点上;额外消耗这一参数导致了最佳防御策略的调整。这对现实网络的管理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乱停车”已成为十分严重的交通问题。本文回顾了城市停车问题研究的动态,针对城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货运量不断增长,而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铁路货运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货运市场运需求。2013年5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了《关于开展货物门到门运输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全面开展货物门到门运输服务。铁路开展末端物流服务,可以采用自营、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这三种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对铁路这三种末端物流模式进行成本测算分析
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总长度达12000KM的客运专线网。此时,研究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对于我国客运专线建
旅游业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者逐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然而传统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高标准、严要求.酒店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其宗旨即以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不断完善,移动通信技术有望很快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转变。在国外通信巨头纷纷研制业务演示车加大3G技术的宣传攻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