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评价针对的是学校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结束环节,是对教育任务结束时教育活动过程的反馈。教育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控、鉴别等多种功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语文教育评价即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结束环节,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的语文教学评价多属于终结性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模式化、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和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存在不良影响。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发展性的评价观,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语文课程评价理论的变化呼唤着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语的深入变革,本研究就基于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思想来分析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语的使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国内外教育评价理论进行简述,其次对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发展性评价观的内涵和积极的教育功效进行阐释,最后对发展性评价观在语文课程标准里的体现思想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基于发展性评价观对当今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语使用情况进行说明,把整理到的评价案例以是否符合发展性评价思想分为积极性评语与消极性评语两大类型。第三章是基于发展性评价观提出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评价语的使用策略。主要从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两个角度提出建议。在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应该做到:第一,职前教育加强语文教育评价内容;第二,在职教师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强化评价语使用能力的提高;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评价语评价体系;第四,评价语的使用应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方面应该做到:第一,评价语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体悟;第二,评价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第三,评价语应有针对性,不可“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