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对云芝固体发酵产漆酶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云芝种子扩大培养方式、云芝与木霉共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大幅度提高了漆酶的活力,并在染料降解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主要结果如下:
(1)固体发酵产漆酶的较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基料中,麸皮和花生壳的比例为1:1;含水量、接种量分别为70%、20%,培养温度和初始pH分别为30℃和4.0;液体营养盐中葡萄糖浓度为0.5%。漆酶活力在第10天可达到139.1U/g原料,酶活是优化前的4.1倍。
(2)平板接种的固体培养基达到最高酶活力所用的时间是11天,液体种子接种达到最高酶活所用的是9天,而固体种子接种只需要6天。综合比较三种接种方式,固体种子接种方式最好。
(3)第二次转接固体种子和固体发酵残渣的最高酶活分别是第一次转接的98.6%和61.9%。因此,采用固体种子转接方式作为发酵产酶的接种方式比较适宜。
(4)木霉1与云芝共培养,漆酶酶活是云芝单独培养的5.2倍。而且漆酶酶活、半纤维素酶酶活均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07.5U/g原料和17.5U/g原料。
(5)在适宜的条件下,漆酶对活性艳兰KN-R、活性艳兰RV-R、酸性紫43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3.9%、94.9%、96.2%;对酸性黄36、酸性红35、活性橙7、活性红2、活性橙1的脱色率分别达到64.1%、82.7%、94.8%、89.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