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要素使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全面整理秦岭中段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空间分布、旅游区位和资源可接近性等方面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秦岭中段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促进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方法。GIS与旅游的结合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拓展了GIS的研究领域。GIS手段从哪些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研究的效果如何这正是本文探讨的。
第二部分是秦岭中段的概况。秦岭地区范围大人文与自然景观独特,本文从自然方面的气候、水文、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方面的历史、民俗、人口、经济等方面较全面的概括了秦岭的基本状况。
第三部分是秦岭中段地区旅游资源赋存现状和空间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本文根据陕西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对秦岭旅游资源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特别是开发价值较大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及具有核心吸引力的特品级旅游资源进行了着重考察。
第四部分是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分析。文章在集中度、丰富度和品位度三方面的基础上计算出了秦岭中段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度系数并以此对该地区进行了分类。
第五部分介绍了秦岭的区位。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从资源区位、市场区位、两方面对秦岭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大区域及陕西小区域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不利的区位条件经过发展也能变成有利的区位。
第六部分从可接近性上对秦岭中段进行分析。交通与旅游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发达会对旅游业起促进作用,相反,如果交通落后会成为旅游的发展带来不利条件。秦岭中段地区总体而言旅游交通还比较落后,仍需加快旅游交通的发展。
第七部分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秦岭中段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旅游交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第八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GIS空间分析功能在旅游业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