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平稳等突出优点,被广泛用做重大军事及民用装备的动力,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气路部件是燃气轮机的主要故障源,对其实现有效的故障在线检测意义重大。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基于静电传感的尾气异常颗粒监测技术具有较强的早期故障检测能力,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该技术通常只依靠单个静电传感器,使得灵敏度分布不均匀、有用信息量不足,难以准确重构异常颗粒的数量及电荷
【基金项目】
:
部委级科研项目“XX 燃气轮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和“XX 发动机基于状态的维修关键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平稳等突出优点,被广泛用做重大军事及民用装备的动力,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气路部件是燃气轮机的主要故障源,对其实现有效的故障在线检测意义重大。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基于静电传感的尾气异常颗粒监测技术具有较强的早期故障检测能力,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该技术通常只依靠单个静电传感器,使得灵敏度分布不均匀、有用信息量不足,难以准确重构异常颗粒的数量及电荷量,这是进一步提高其早期故障检测性能亟待攻克的技术难点。为此,本文研制半球式静电传感器平面阵列(Hemisphere-Shaped Electrostatic Sensors’Planar Array,HSESPA),并将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与阵列信号处理相结合,开展基于平面阵列静电传感的燃气轮机尾气异常颗粒监测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HSESPA设计及测量过程建模与分析。对HSESPA进行了设计和测量原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描述异常颗粒与阵列测量信号之间的关系,根据静电场的泊松方程,使用格林函数法和镜像法建立了半球形探极的感应电荷模型,进一步建立了HSESPA的测量模型并对测量信号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已定规格的HSESPA而言,当一个异常颗粒到达监测截面时,阵列各传感单元产生只与异常颗粒位置和电荷量有关的信号峰值,各峰值大小在颗粒位置一定时与电荷量成正比,峰值间的比例关系只与颗粒位置有关。这为研究HSESPA的灵敏特性和阵列信号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HSESPA的灵敏度建模与分析。针对静态灵敏度在异常颗粒监测中的不足,基于测量模型对HSESPA及其传感单元的动态灵敏度进行了定义和建模。为了提高动态灵敏度模型在实际边界条件下的准确性,对半球形探极感应异常颗粒的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实现了理论和有限元两种建模方法的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动态灵敏度模型校正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借助模型对传感单元的动态灵敏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布极不均匀,使得单个传感单元难以准确重构颗粒电荷量。这为研究阵列信号处理方法提供了必要的先验信息。(3)基于CS的燃气轮机尾气异常颗粒信息重构研究。为了准确重构异常颗粒的数量及电荷量,提出了基于CS的稀疏带电颗粒信息重构方法。该方法对HSESPA的测量模型进行稀疏表示,将颗粒信息重构抽象为求欠定方程组稀疏解的数学问题。求解时使用基追踪算法约束解的1l范数实现凸优化求解,并使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预处理方法和基于质心加权的结果校正方法以保证重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足够数量的传感单元可以有效重构稀疏颗粒的电荷量、数量及位置信息,使基于重构信息的故障特征能够比基于单信号的故障特征更准确地监测故障早期异常颗粒的变化情况。此外,从阵列动态灵敏度的角度也证实了重构方法的有效性。(4)HSESPA异常颗粒监测实验系统研制与实验研究。在分析实验需求的基础上,研制了HSESPA异常颗粒监测实验系统。对阵列信号波形、传感单元的线性特性、传感单元的动态灵敏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使用基于CS的稀疏带电颗粒信息重构方法对单异常颗粒、多异常颗粒进行了实验重构,基于重构信息分析了阵列的动态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模型正确、方法有效。
其他文献
常规光电成像系统主要由光学系统、面阵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其自动对焦机制在提升系统成像质量的同时,又使光电探测器被入射激光汇聚照明,成为二次发光点。有相当一部分反射光将按原入射光路返回,产生较强的猫眼效应,导致成像设备极易被激光主动侦察系统发现和定位,从而被施以激光致盲,乃至火力摧毁。目前基于猫眼回波探测技术的激光主动侦察或者侦察/致盲一体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对光电成像设备的隐蔽性与安全性
高功率光纤激光以其突出优势在工业加工、地球科学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光纤激光系统中,非线性效应与时频特性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非线性效应会对光纤激光时频特性产生显著影响,这限制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在某些特殊场合的应用;另一方面,光纤激光时频特性是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直观表征,具有不同时频特性的光纤激光,其非线性效应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以高功率光纤激光受激拉曼散射动力学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未来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复杂科学实验的开展将主要依赖航天员来完成。载人飞行成本高、在轨驻留航天员人数有限,实现航天员工作效率提升,充分利用宝贵的在轨时间开展更多有价值的空间任务,对载人航天活动意义重大。为辅助空间站舱内航天员工作、提升航天员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了一款智能的舱内航天员跟随辅助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智能地跟随所服务的航天员并与其进行交互,代替或辅助航天员
强流离子束在离子束驱动快点火、温稠密物质产生以及肿瘤治疗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薄膜靶相互作用中强流离子束的产生及其在等离子体中的输运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研究了激光辐射压加速中横向不稳定性的发展过程。当激光作用到调制靶表面时,横向不稳定性迅速激发,质子束密度出现周期性扰动。通过对质子平均面密度的傅里叶分析诊断了横向不稳定性的增长
点阵结构多功能设计是目前飞行器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承载/阻尼一体化设计更是航空航天设备结构设计的难题。轻质点阵结构具有高韧性、抗冲击、吸声、电磁波吸收、有效隔热等优异性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领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各国研究人员对点阵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的点阵结构优化算法与已有结构结合不足、异质三维点阵研究较少、异质点阵优化拓扑优化方法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点阵结构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强、超短的激光脉冲与原子、分子、凝聚态相互作用带来了很多新的物理现象。强场物理的研究为人们探测和调控物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发展了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和德布罗意-波姆力学分析方法,结合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深入地研究了激光场作用下电子在库伦势和周期势中的超快动力学过程,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太赫
保结构算法是微分方程数值算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的是构造数值积分保持连续系统的相应特征。一切真实的、耗散可忽略不计的物理过程都可以表示成Hamilton系统,它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经典力学中研究的大部分系统都不是保守系统,所以很难将这类系统表示为经典的Hamilton力学形式以及最小作用量变分原理形式或者与此等效的Lagrange力学形式,极大地限制了保结构算法在耗散系统中的应用
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作用下,可以相干地发射处于极紫外到软X射线之间的高次谐波,也可以相干地发射处于毫米亚毫米波段的太赫兹波。同步探测高次谐波与太赫兹光谱(HATS)是研究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结构以及强激光场下电子动力学的新型光学方法。由于太赫兹波与高次谐波在能量以及空间尺度上存在的五个量级的巨大差异,同步探测这两种辐射有助于加深对强场下电子运动过程的理解,实现辐射的原位调控。本文首先回顾了强场下的电子运
望远镜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科学工具,也是监测地球轨道、预警飞行器碰撞的守望者。但是大气湍流导致的波前畸变会导致大型地基望远镜的实际分辨率大幅下降,因此世界各大望远镜正竞相发展基于钠导星的自适应光学(AO)技术,以校正大气湍流导致的波前畸变。钠导星作为AO系统的信标源,其亮度是决定AO系统波前探测精度和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尽管当前的钠导星亮度仍然限制着AO系统性能,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
基于格的密码体制作为后量子时代公钥密码体制的主要选择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格中困难问题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在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求解格中困难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而对格结构的深刻认识是设计出优异算法的前提。因此,研究格的结构、性质和格中求解困难问题的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第一项工作是研究了计算格中最短向量的约化算法。对比了不同算法对同一个矩阵的不同度量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