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带横向振动计算方法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FEAD)系统是发动机重要组成部分,由驱动轮、附件轮、传动带、张紧器等元件组成。多楔带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受到发动机曲轴扭振激励,表现出横向振动、纵向振动、侧向振动等振动及多种振动的耦合形式,其中带的横向振动增大发动机前端的噪声、降低带的寿命、影响FEAD系统的可靠性,对带的横向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FEAD系统,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基于MTS弹性体测试设备、多楔带-轮间滑动摩擦系数试验台、转动惯量试验台完成FEAD系统的参数测试。进行多楔带动、静态性能测试,包括多楔带的弹性模量、动刚度、阻尼系数、弯曲刚度;完成螺旋弹簧自动张紧器的动、静态性能测试;进行多楔带-轮间滑动摩擦系数测试,包括多楔带带楔-楔轮间滑动摩擦系数、多楔带带背-平轮间滑动摩擦系数;搭建三线摆转动惯量试验台架,完成附件轮及转子的转动惯量测试。(2)以一六轮-带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FEAD系统的带-轮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其中多楔带被简化为纵向运动伯努利-欧拉梁,轮被简化为均质刚性圆盘,张紧器被简化为弹簧-阻尼元件;考虑多楔带横向振动与张紧臂旋转振动的耦合效应,张紧器的迟滞特性被简化为等效粘性阻尼,建立FEAD系统参考状态、稳定状态的运动方程;FEAD系统实际的运动状态为在曲轴转速波动的激励下的运动状态,在稳定状态基础上线性化处理得到系统的运动状态方程。(3)求解六轮-带传动系统响应,使用BVP求解方法得到六轮-带传动系统稳定状态数值解,基于奇异摄动理论推导系统稳定状态带横向位移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利用伽辽金法将连续形式的带横向振动微分方程离散化;利用复模态理论求解系统运动状态下各带段的横向振动位移。试验测试了该六轮-带传动系统中带横向振动位移和张紧臂摆角波动,对比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验证FEAD系统带-轮耦合振动计算模型及曲轴转速波动下系统动态响应求解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输入参数如多楔带弹性模量、弯曲刚度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为发动机前端轮系布局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工作为深入探讨FEAD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文中FEAD系统的建模以及动态响应的计算方法,对解决工程中复杂的机械动力学问题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围绕缩小城乡差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做出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十七大提出城乡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其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根本目的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然
室内饰品摆放是指从饰品数据库中挑选出合适的饰品并且将其以正确的姿态,大小摆放到三维场景中。目前,室内饰品的挑选,摆放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用户手动完成,但是用户从海量的饰品数据中挑选出适合特定三维场景的饰品,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再且,由于饰品数据的初始姿态和大小并不确定,放置到三维空间后并不一定契合当前的三维空间,需要用户手动调整,这进一步增加了室内饰品摆放的繁杂程度。另外摆放过程纯粹由手工控
基于眼睛状态识别的疲劳检测系统可以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在其疲劳时进行提醒或者干预,能够减少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辆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效保护驾驶员与行人。该系统的核心在于高精度、强鲁棒性的眼睛状态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当前影响眼睛状态识别算法精度与鲁棒性的因素主要是复杂多变的驾驶场景以及有限的眼睛状态数据集。因此,本文一方面从提高眼睛状态识别算法的场景适应能力入手,提出融合视觉基元属性的眼睛状态识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和创造性的新兴技术,有望为食品产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供新技术和新途径。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于对墨水打印性能的优化以及材料外观的塑形。极少利用3D打印尤其是同轴3D打印的结构定制和调控能力进行食品功能材料的开发,这极大地限制了食品3D打印的发展。纤维素是广泛存在于食物及膳食纤维中的生物质,其纳米纤维因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强度高并具有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的能源需求也与日俱增,开发绿色清洁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太阳能的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能量供给与需求的时间不匹配,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相变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能量密度低、能量分布不均以及间歇性等问题,实现了太阳能的有效储存与利用。本文利用相变材料(PCM)与电控相变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相变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传统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建立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基础上,先对信号进行高速采样,然后通过复杂编码压缩技术去除冗余信息。这种视频编码方法计算复杂度极高,很难适用编码端传感器资源受限、数据测量代价昂贵等应用场合。压缩感知技术通过开发信号的稀疏特性,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实现了信号采样与压缩过程的合并,大大节省了采样资源成本。基于迭代优化的传统视频压缩感知重构算法虽然支持理论完备,但时间复杂度较高,难以
聚碳酸酯/聚丙烯(PC/PP)共混体系因PC和PP间的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极性具有明显差异,导致其发生明显的相分离现象,是一种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因此,设计合成新型的增容剂,降低PC和PP两相间的界面张力,提高PC和PP间的相容性,是制备价廉且性能优良的PC/PP共混物的技术关键,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目前用于PC/P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主要有接枝型共聚物和嵌段型共聚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自然环境以及绝缘子长期使用老化等原因,变电设备绝缘子容易产生绝缘外套裂纹缺陷。上述缺陷如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将可能导致变电设备损坏、爆炸、保护跳闸,进而引发供电区域大面积停电、系统解列等严重事故。因此,对变电设备绝缘子进行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消除绝缘子裂纹缺陷对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
传统钢结构设计中通常假定梁柱连接节点为理想铰接或刚接,然而实际却往往与此不符。外伸端板连接由于其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构造简单,施工安装方便等,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该连接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连接,其转动特性对框架整体响应有显著影响。并且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中明确指出,当采用半刚性连接时,应使用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计算结构内力及响应,各国规范中也都提出了类似要求,但众多的研究
AGV移动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物流领域实现高速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路径跟踪控制作为AGV系统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滑模控制算法是一种有效针对非线性系统且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控制方法,但该算法最大的不足在于易引起控制系统的抖振现象。本文借助RBF神经网络与PSO等智能算法,研究滑模控制器的抖振抑制与AGV路径跟踪效果的最优化,突破滑模控制算法在AGV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