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植入式广告效果研究——基于受众注意理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入性广告是指有目的性和策略性的将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等融入影视剧、小说、网络游戏等中,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广告中的信息,从而来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的一种广告形式。  植入式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外国动画片中,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内发展迅速,成为媒体广告形式中重要的一类。随着植入式广告的蓬勃发展,其传播媒介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电影是众多传播媒介中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国内外学者对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效果包括很多的测量指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受众的品牌回忆、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等。他们认为影响植入式广告传播效果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植入层面因素和受众层面因素。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从受众层面考虑对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影响。  由于广告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受众的注意力逐渐成为了稀缺资源。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能否吸引以及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广告主的重视。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注意方式一般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学者认为,无意注意在植入式广告这种特殊的广告方式中比有意注意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所以,本文首先选择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作为研究的自变量,研究其在品牌回忆方面所产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关于引起注意情境(刺激因素)的不同可能会使品牌回忆度产生差异的假设。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法进行研究。分别进行了实验一和实验二两个步骤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实验一主要验证有意注意条件下和无意注意条件下对电影《天下无贼》中植入式广告的品牌回忆程度,并利用辅助回忆法对被试者进行测试。实验二是通过播放一组PowerPoint图片,结合相关问卷,来验证不同情境下,品牌回忆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受众不同的注意方式下,植入式广告的品牌回忆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有意注意条件下,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准确性上,受众能回忆起的植入在影片中的品牌广告都优于无意注意。而在引起受众注意的不同情境下,新异性情境,高强度情境,具有运动变化性情境和对比性情境相较于缺乏新异性,低强度情境,静止情境和缺乏对比的情境来讲,更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有着更高品牌回忆。该研究成果对提高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变态心理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都时不时作为人物的特征出现,不少作家通过人的精神异化来阐述社会和人性,张爱玲的《金锁记》也不例外.《金锁记》是张爱玲1944年发表于上海《天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谚语.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教育事业作为基础.因此针对当前这种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除了学生以外,我国公民都需要进行终身学习,从
从事特殊战斗的优秀共产党员——阎宝航生平记事余科杰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闪电般地侵入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关键意义的苏德战争爆发。事前,斯大林曾得知德国会在6月入侵
宗教朝圣是最早的旅游形式之一,其神秘性和传承性吸引了众多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仰游客。宗教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众多的活动和仪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集各种宗教活动
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评价近20年改革发展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
心理危机干预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心理危机干预在国内发展呈现三个阶段:心理危机干预意识的觉醒起步阶段、心理危机干预评定的探索
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也已经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入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带,本世纪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从一开始将文化产业的概念写进会议报告,到形成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和应变的同时传感,如何解决温度、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是实现温度应变同时传感的关键。文章详细介绍了已报道的几种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