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政府主导规划的城市更新以超常规模在全国各个城市高速推进。一方面,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善城市衰败地区的面貌,全面增强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城市更新也显示出许多消极的效应。例如,城市特色丧失、政绩工程、盲目扩大拆迁规模、城市规划形同虚设等。这些成因的背后,都与城市更新利益机制中没有预期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密切相关。地方政府、政府相关部门、投资商、社区公众等利益主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衍生出许多利益冲突。在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利益保障,以及如何与投资商进行利益协调都需要借助于公共部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更新中各利益主体在不同情境下可能采取的行为,最大化实现社会福利。在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的今天,城市更新还是经常做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行利益机制的反思。因为,任何一种社会矛盾的后面,必然存在着一种不合理的利益机制,致使利益主体行为不当、利益分配失衡,在资源再分配过程中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首先,需要对城市更新利益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各个利益主体的划分、差异的利益需求及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结构关系和利益实现的方式。其次,引入机制设计理论将有助于加深我国城市更新各利益主体互动行为选择的理解。剖析了设计中的缺陷:激励不相容、缺乏有效约束、信息资源不足,为城市更新利益机制的完善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依据。最后,从利益机制构建的角度来矫正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追求;减少信息资源的交易成本,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等推进城市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总之,本论文的研究能为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基于机制设计的理论基础,为城市更新利益机制问题的研究提供分析平台,有助于规范政府、投资商、社区公众的利益需求和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第一,以城市更新的利益机制作为研究对象。从利益主体间不断变化的利益需求及其互动来分析和理解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方式的差异,同时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府城市更新实践中的特殊情况,指出了政府利益的分层及动迁居民利益保障的困境。第二,引入机制设计理论。作为方法论,机制设计理论将不同机制的共同属性抽象出来;却又能够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展现出来。避免了传统方法对主体特定行为研究的局限,而且克服了一般研究上的假设缺陷。事实上,由于所有信息不可能完全被一个人掌握,所以人们总是希望分散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