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石质山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征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是河北省平山县石质山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因此,研究并掌握该区主要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配合气象站的方法,对河北省平山县主要造林树种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杏(Prunus sibirica)、雪花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山桃(Prunus davidiana)、酸枣(Zizyphus jujuba)、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监测,从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三个角度,分析比较它们的耗水特征,以期为该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的4个连续典型晴天条件下,黄连木树干液流日变化呈现“宽峰”型,于6:106:40启动,8:4012:00达到峰值,21:20日1:10进入低谷;刺槐呈现“双峰”型,于6:106:50启动,15:4016:00达到峰值,21:2023:50进入低谷;山杏、雪花梨树干液流变化呈现“单峰”型,山杏于5:506:10启动,9:5010:40或17:0017:10达到峰值,次日1:402:20进入低谷;雪花梨于6:106:50启动,14:20:15:40达到峰峰值,次日3:304:40进入低谷;山桃呈现“双峰”型,山桃于6:407:10启动,9:5013:00达到高峰,22:4023:20进入低谷;灌木树种酸枣、荆条的树干液流变化呈现“单峰”型,且具有波动性,酸枣于6:207:20启动,15:0016:20达到峰值,19:5021:10进入低谷。荆条于6:006:40启动,11:0013:50到达峰值,20:4023:10进入低谷。各树种相比,树干液流峰值速度大小顺序为:雪花梨>山桃>山杏>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日平均液流速度大小顺序为:雪花梨>山桃>山杏>荆条>酸枣>黄连木>刺槐。各树种耗水量的日变化与各自液流速度日变化基本一致,各自耗水高峰期及所占比例分别为黄连木:8:0017:00,75.11%;刺槐:8:0019:00,84.43%;山桃:9:0017:00,77.69%;雪花梨:10:0017:00,63.20%;山杏:8:0018:00,77.87%。酸枣:于8:0018:00,89.98%;荆条:8:0017:00,91.80%。各树种的日均耗水量依次为:黄连木:13.33L,刺槐:2.06L,山杏:12.20L,雪花梨22.60L,山桃11.88L,酸枣0.54L,荆条0.61L。大小顺序为:雪花梨>黄连木>山杏>山桃>刺槐>荆条>酸枣。(2)不同天气条件下,各树种树干液流日变化不同。晴天和阴天均呈现出明显的“几”字型,但阴天较晴天时具有“窄峰”雨天的树干液流变化随树种不同而不同。雨天时,黄连木的液流全天都很小,呈现直线状,刺槐略显“双峰”,灌木树种酸枣荆条则呈现呈现明显的“双峰”。而经济林乔木树种山杏、雪花梨、山桃呈现“单峰”。就液流日进程时间而言,各树种均表现出晴天比阴天液流启动早,进入低谷晚,而达到峰值时间没有明显规律,而雨天变化不规律。就液流峰值大小顺序而言,各树种均为晴天>阴天>雨天;就日均液流速度和耗水量大小顺序而言,乔木树种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差异明显;酸枣和荆条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但其阴天和雨天相差不大。(3)黄连木5月份呈“单峰”型,6、7、8月份表现为“宽峰”型,而9、10月份则呈现“双峰”型;刺槐各月份均呈现“双峰”型;山杏除6月份呈现“双峰”外,其他月份都呈现“单峰”型;雪花梨和山桃各月呈现“单峰”型。酸枣5、10月份呈现“双峰”,波动性较大, 69月份呈现“单峰”,波动性较小;荆条5、9、10月份呈现“双峰”,波动性较大,68月份呈现“单峰”,波动性较小。就液流日进程时间而言,各树种液流启动均表现出“晚-早-晚”的趋势,其中6月份液流启动最早。各树种各月耗水量变化趋势有所差异,除黄连木与荆条表现为“高-低-高-低”趋势,其余树种均表现为“低-高-低”的趋势。黄连木耗水主要集中于5、79月份,占全年耗水量的73.09%;刺槐则集中于79月份,占55.24%。山杏集中于47月份,占77.41%;雪花梨集中于46月份,占51.48%;山桃集中于46月份,占60.52%。酸枣集中于5、7、8月份,占59.59%;荆条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耗水量的60.56%。(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影响各树种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而雨天时,影响各树种的各环境因子有所不同,对于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影响其树干液流的主要因子为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而山杏、雪花梨、山桃为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整个生长季中,影响各树种树干液流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其他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影响作用一般较小,但也有例外。(5)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分别对雪花梨进行1.5倍(W1)、1.0倍(W2)、0.5倍(W3)、0倍(W4)降水量灌水处理和干旱(W5)的处理,形成一定的土壤含水量梯度,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树干液流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0倍灌水处理与干旱处理后期,树干液流呈现“双峰”,除此之外各处理树干液流均呈现“单峰”,各处理液流速度大小顺序为W1>W2>W3>W4>W5。经过相关分析,各处理树干液流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W1:0.183;W2:0.041;W3:0.008;W4:0.032;W5:0.0324,除W1外均达到显著水平,大小顺序为W3>W2>W4>W5>W1。(6)通过对刺槐、酸枣、荆条边材解剖构造的观察,结合其液流速度,表明三者水分输导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抗旱性大小均为:刺槐>荆条>酸枣。相对输导效率与脆性指数比值大小为:荆条>酸枣>刺槐,而平均液流速度大小数序为荆条>酸枣>刺槐,二者变化趋势相同,说明树木的耗水速率取决于相对输导率与脆性指数的比值,取决于二者的综合表现。(7)本研究以环境因子作自变量,以各树种液流速度为因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建立了48个多元线性模型,回归方程均显著,调整R2均达到0.8以上。经验证,除酸枣5、10月份和荆条的5、9月份外,各回归模型误差率均低于10%,均有实用价值。从入选变量来看,在模拟的48个模型中,大气温度全部入选;土壤含水量43次,空气相对湿度42次,太阳辐射40次,土壤温度39次;风速入选次数最小,仅有10次。各环境因子对各树种各月份树干液流的影响的普遍性大小为:大气温度>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土壤温度>风速。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4(或5)个处理3个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宁波地区的沟叶结缕草草坪进行了修剪时期、修剪高度、施肥用量、浇水量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等养护技术研究,以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农林开发项目随处可见,对地表的破坏程度日益加深,对土壤表层侵蚀程度剧烈,人为扰动地表会造成土壤表层疏松裸露,并加剧水土流失。坡长是影响土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公园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布局、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我们仍需注意到,深圳公园管理过程中存在“管养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又称鼓槌树,属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乔木,该属植物全球约有14个品种。辣木叶中粗蛋白含量可达27%以上,并富含各类微量元素、维生素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固碳能力较强。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经过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呼吸等方式产生许多CO2进入大气中。近年来,大气氮沉降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