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滨湖空间是具有生态功能的开放空间,由湖体和湖岸组成。湖体是雨水重要的调蓄载体,湖岸是雨水净化的载体。湖岸土壤和植物根系能够保持水土,其自然洼地在降雨时渗蓄和净化雨水,旱时将蓄存的雨水通过渗蓄作用回补湖体,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带可以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自我修复功能,是城市居民可以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自然生态区域。本次研究对象为天津市天嘉湖片区,该片区是以广阔的天嘉湖为中心的湖岛居住区,居住用地和配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湖空间是具有生态功能的开放空间,由湖体和湖岸组成。湖体是雨水重要的调蓄载体,湖岸是雨水净化的载体。湖岸土壤和植物根系能够保持水土,其自然洼地在降雨时渗蓄和净化雨水,旱时将蓄存的雨水通过渗蓄作用回补湖体,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带可以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自我修复功能,是城市居民可以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自然生态区域。本次研究对象为天津市天嘉湖片区,该片区是以广阔的天嘉湖为中心的湖岛居住区,居住用地和配套公共服务用地分布在湖岛和岸边,具有湖岸线长、水陆交融的特性。片区内生态景观取决于滨湖绿化,同时降雨经过片区绿地形成径流,在最终流入或由管道排放至天嘉湖体时又会对湖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研究是在保证滨湖区域生态环境和尊重现状地形的前提下,解决景观用水不足、降雨径流量大、湖水水质恶化等关键性问题,并提出降雨回补湖水、错峰调蓄雨水、生态净化雨水的调蓄思路,确定滨湖地区雨水调蓄的景观格局。本文共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构建研究区域的雨洪模型并模拟分析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在了解天嘉湖片区的现状和现有规划基础上,整合确定典型的下垫面用地比例,将基础数据通过SWMM软件进行模拟,得到越大重现期降雨对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削减的能力越强的规律。第二部分在量化绿地规模和识别敏感区域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沟渠—雨水调蓄设施—人工湖”的景观格局。计算降雨条件下需要增加的绿地规模,选择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作为调蓄设施,并确定面积及深度。利用SWMM和Arc GIS软件模拟并识别出汇流、产流、渗蓄功能主导区等水文敏感区,确定汇水廊道和源头渗蓄绿地分布,并结合现有规划中城市公园绿地布置雨水湿地,整合出天嘉湖片区景观格局。第三部分按照子汇水区针对源头、流程、末端调蓄的区别提出3中典型景观模式。按照子汇水区软质、硬质、自然场地的比例和用地与湖水的位置关系,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岛状居住、块状公建、环状绿地3种类型用地。分析其绿地功能分别为渗蓄、转输、滞蓄3种作用,得到凸显源头、流程、末端管控的3种典型的子汇水区景观模式。最后再次以SWMM模型为校验工具,验证调蓄设施优化后景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增加研究的说服力和科学性。本文基于天津天嘉湖片区现状水文特征和现有规划方案,将径流过程影响下的雨水调蓄措施与空间景观规划结合,落实为典型空间景观模式。研究成果支撑了天嘉湖片区规划建设,丰富了城市滨湖住区低影响开发理论成果。
其他文献
時體範疇是語法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先秦時期的典籍《莊子》爲語料研究其時體表達手段,以窺戰國時期時體範疇表達之貌。基於漢語特別是上古漢語的特殊性,本文採用廣義的時體範疇定義,承認詞彙手段是時體表達方式之一,並以此爲基礎對《莊子》時體範疇表達手段進行考察。本文將《莊子》時體範疇表達手段分爲“時”“體”兩部分進行討論。時範疇表達手段分爲單個事件的時間定位和多個事件的時間關係兩種。單個事件的時間定位又有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大力发展,放射源丢失或失控事件也频繁发生。当前,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的定位较多采用人工徒步搜寻方式,但此种方式效率低,且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受到辐射伤害。利用机器人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可能的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放射性分布检测来定位放射源位置则与其不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避免人员受到辐射伤害。因此,根据国家十三五核能开发“核应急处置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本文围绕辐射区域放射性分布检
中国国土面积较大,农村分布较为广泛,因此,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全然不同。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业大国,村域范围内人口较多,居民点用地比例大,形成我国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通过科学分析,对我国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分类,基于分析结果,对乡村规划和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是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问题的首要任务。农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超高清分辨率的播放设备,很多移动设备也开始支持2K甚至4K的分辨率。但是相应的采集设备价格昂贵,储存、传输超高分辨率资源
多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在智能监控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机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方式可以极大程度减轻人力资源消耗。最初的多目标跟踪是基于单视角环境进行研究的,迄今为止已有大量优秀的单视角多目标跟踪算法,但它们仍无法较好地解决遮挡问题,利用多个视角的冗余互补信息通过数据融合为解决遮挡问题提供了可能。与单视角多目标跟踪相比,多视角多目标跟踪不仅要解决时序上
能够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全固态气体传感器在大气环境监测、微环境监控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固体电解质NASICON的气体传感器因其低检测下限、低功耗以及快速的响应恢复速度等特点而备受研究人员青睐。本文设计制备钙钛矿化合物材料作为敏感电极,进而开发出面向大气环境监测、室内微环境监控以及医疗诊断等多领域应用的NASICON基混成电位型二氧化硫、三乙胺以及丙酮传感器。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无线网络具有自主组网,多跳路由的特点,网络中的设备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进行通信,这将会产生大量冗余数据,可能引发网络风暴。为了增强网络的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对无线网络采取有效的拓扑控制,连通支配集作为无线网络实现拓扑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简化网络路由表,节省能量,具有高效性、便捷性等优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无线网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连通支配集的研究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本
近年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虚拟场景和实现交互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关于基于虚拟现实的文物复原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传统的文物碎片数字化展示多为静态的图像、模型,其沉浸感和交互性还不足。本文关于在文物虚拟挖掘这一交互式模拟中,针对探铲和泥土坑基的三维模型之间的交互性进行分析,以及土壤粒子的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动态真实的模拟其交互过程,展开相关工作。本文研究工作包括:(1)对于模拟泥土被翻动挖掘时的
基于模型诊断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弥补了传统诊断方法的多种不足。其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并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通常分两步对其求解:首先,求解给定电路系统的全部极小冲突集;然后,求解全部极小冲突集的全部极小碰集,即为给定电路系统的全部极小诊断解。可满足问题(SAT)是经典的NP问题,其理论研究及技术应用发展成熟。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可满足问题求解。国际上定期举办的SA
单重态激子分裂(singlet fission,SF)是指1个单重态激子与1个处于基态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单重态激子分裂生成2个三重态激子的过程。此现象在光催化、光伏和光探测等领域中的运用具有较好前景。SF过程多发生在各种并苯(包括anthracene、tetracene和pentacene)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中。作为并四苯衍生物之一的红荧烯(rubrene)材料,由于其具有较窄的能隙、较高的载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