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访谈类节目,特别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访谈形式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式”向“群像式”、“沉浸式”等多种访谈形式结合转变,访谈场景也由固定演播室开始转向流动室外场景。但在媒介融合与互联网思维下所产出的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制作理念与表现形式都比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更为创新与多变,这也进一步对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发展造成了冲击,致使许多传统人物访谈类节目向“真人秀”访谈形式转型。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先对研究视角、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界定,以人物访谈节目的访谈场景的变化为脉络,从纵向的维度对《鲁豫有约》节目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使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来研究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这样传统访谈形式向“真人秀访谈”节目的转型流变。通过对传统访谈类节目向现代的访谈类节目转型的分析和研究,着重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与《奇遇人生》这两档节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其收视数据,总结提炼出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过程中,节目定位、节目选题、谈话主体功能和访谈情景营造等因素在其中具有核心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的过程中,节目定位由传统访谈类节目转向“访谈+”模式,进而变为“真人秀访谈+”模式;节目选题由紧跟时事热点转向布局边缘;话语主体从扮演固定访谈角色进行浅度互动到访谈角色的不固定转换注重深度内容挖掘;访谈情景由在“舒适区”的理性输出转向在“不适区”的感性表达。《奇遇人生》在节目定位、话题、参与主体和访谈情景上的独特创新也是这一系列转变的具体体现。经由访谈节目的转变研究并结合《奇遇人生》的创新策略,文章认为真人秀访谈节目未来的发展在定位上可以让谈话元素多元叠加,在选题上更加布局边缘以结合社会痛点,在主体上模糊固定角色功能以促进访谈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情景呈现上巧用事件以搭建“故事性”场景。而《奇遇人生》正是基于以上特质在网播平台上取得了不错的播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