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的转型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访谈类节目,特别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访谈形式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式”向“群像式”、“沉浸式”等多种访谈形式结合转变,访谈场景也由固定演播室开始转向流动室外场景。但在媒介融合与互联网思维下所产出的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制作理念与表现形式都比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更为创新与多变,这也进一步对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发展造成了冲击,致使许多传统人物访谈类节目向“真人秀”访谈形式转型。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先对研究视角、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界定,以人物访谈节目的访谈场景的变化为脉络,从纵向的维度对《鲁豫有约》节目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使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来研究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这样传统访谈形式向“真人秀访谈”节目的转型流变。通过对传统访谈类节目向现代的访谈类节目转型的分析和研究,着重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与《奇遇人生》这两档节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其收视数据,总结提炼出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过程中,节目定位、节目选题、谈话主体功能和访谈情景营造等因素在其中具有核心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的过程中,节目定位由传统访谈类节目转向“访谈+”模式,进而变为“真人秀访谈+”模式;节目选题由紧跟时事热点转向布局边缘;话语主体从扮演固定访谈角色进行浅度互动到访谈角色的不固定转换注重深度内容挖掘;访谈情景由在“舒适区”的理性输出转向在“不适区”的感性表达。《奇遇人生》在节目定位、话题、参与主体和访谈情景上的独特创新也是这一系列转变的具体体现。经由访谈节目的转变研究并结合《奇遇人生》的创新策略,文章认为真人秀访谈节目未来的发展在定位上可以让谈话元素多元叠加,在选题上更加布局边缘以结合社会痛点,在主体上模糊固定角色功能以促进访谈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情景呈现上巧用事件以搭建“故事性”场景。而《奇遇人生》正是基于以上特质在网播平台上取得了不错的播放数据。
其他文献
采用反演分析法,结合软件ANSYS的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对TIG焊进行三维动态、非线性温度场模拟,得到熔池长度、熔宽和熔深等参数,与焊接实验得到的实际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温运行165 000 h后X20Cr Mo V12.1钢焊缝金属的微观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长期高温运行后X20CRMOV
现在患膝关节炎、膝关节积液、膝关节骨质增生等膝关节疾病的人很多,艾灸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对于膝关节疾病的疗效很好,但是在临床上没有专门的膝关节的艾灸设
会议
以高速列车常用的A7N01S-T5铝合金型材焊接热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析出相的SEM组织及化学成分,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节点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过程,并统计分析点蚀坑的
用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了多晶体材料La2/3Ca1/3MnO(LCMO),La2/3(Ca0.5Ba0.5)1/3MnO(LCBMO)、La2/3Ba1/3MnO(LBMO),333La2/3(Sr0.5Ba0.5)1/3MnO3(LSBMO)和La2/3Sr1/3MnO3(LSMO)
离开列·托尔斯泰的诞生,已经整整一个半世纪了;离开列宁为纪念他的诞辰而作的文章的发表,也已经足足七十个年头了。今天,我们重温伟大的革命导师评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正> 一、信仰的主体性当人们把信仰等同于宗教,而又把宗教理解为“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时候,人们往往就斩断了信仰与主体之间的联系。
会议
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研究并挖掘中医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我国中医药地理标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