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人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近代西方国家殖民的历史影响,菲律宾是一个宗教氛围极其浓厚的国家,几乎全民信教,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菲律宾华人对宗教也体现出较高的热诚,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家庭关系、社会网络等许多方面都受到影响。华人除了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制度性宗教外,也有一些人信仰来自祖籍国的民间信仰,可以说,民间信仰也是认知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菲华宗教文化及菲华社会发展的认知,对于全面把握菲华侨情现状也具有参考意义。本研究以实地田野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为主,以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为辅,结合马尼拉华人区民间信仰庙宇的典型个案,分庙宇性质、神祇体系、仪式过程、传道方式等几个专题对菲律宾华人民间信仰现状展开了深入剖析。一、庙宇性质:菲华民间信仰的庙宇分为公庙和私庙,公庙所有权、管理权归属庙宇隶属的社团,经营权部分下下放,但由于公庙不具有营利性,因此,在吸引信众方面并不积极,因此,随着代际更替,信众流失严重,公庙传承信仰方面的功能在弱化,作为社团联谊平台的功能还在维持。私庙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均归属个人,庙主将其作为生计,经营颇为积极,服务内容也比较丰富,因此,尽管动机比较功利,但在维持信众、传承信仰方面有较好效果。二、神祇体系:菲华民间信仰的神祇体系多元而杂糅,神祇不仅数量多且背景多元,东方与西方、制度性与非制度性、自创性神祇混杂在一起。造成多元与杂糅的原因除了功利的考虑外,还与菲华在多元宗教背景下,信仰业已融合有关。多元与杂糅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信众,但是否能达成乃由多方面因素决定,除了庙宇的性质外,神祇的功能最为重要,在菲华这个典型的商业社会里,具有“求财”功能的神祇最受青睐,功能随时代发展弱化的神祇则被冷落。三、仪式过程:菲华民间信仰的仪式活动虽然多样,但总体来说仪式过程较为简单化和灵活化,仪式的简化和变通不仅是受宗教信仰世俗化的影响,同样也受制于专业神职人员的缺乏。仪式变迁中的去神圣化、生活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一方面它降低了信仰的门槛,便利了参与,但另一方面神圣感的淡化也成为致命伤,会失去对信众的吸引力,导致信众的疏离。四、传道方式:菲华民间信仰的传承方式多沿袭传统,并无主动的传道方式,信仰的代际传递依赖惯习,因此,在传统宗教信仰式微的大趋势下,民间信仰诸多庙宇前景堪忧。其中有一个特例,由台湾地区传入的一贯道近年来在菲发展较快,主要与其较为积极外向、有组织的传道方式有关,此外还与其将目标人群拓展到主流社会,以及将一些时新的内容融汇到传统教义中有关。总的来说,受融合发展、代际更替、科技进步及教育的影响,加之民间信仰本身资源的匮乏,目前,菲律宾华人的民间信仰正呈现明显萎缩的现象,主要表现包括:信众明显很少;庙宇减少;现存的庙宇大都香火和人气比较萧条;专职的人员尤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神职人员极少。总体看来,这种衰落的势头还会加剧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试对《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教学作探讨,通过对教材文本与现实生活、教材编排、教学资源整合评价体系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作阐述,以此来让我们重视审视新课程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心理障碍出发,提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力,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发展基础教育是关键;所以,在贯彻实施《纲要
报业的媒体融合是"转报塑业","屏"是"报"的转型方向和塑"业"的根本依托,"大屏"是报业立足现实转变商业模式、实现"移动优先"对接"小屏"的关键中间件。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数据库远程备份与恢复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对远程数据库进行异地备份与恢复及保存。同时,通过对备份文件进行压缩,减小了备份文件的大
随着生产和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标准管理的发展过程,质量管理的每一个阶段进步都促进了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质量管理也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实际
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盾构机过站及二次始发是盾构施工常见重要环节,盾构机到达接收后,盾构机过站,然后二次始发盾构掘进,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过站形式和方法,在软弱地层暗挖隧道
物资采购管理业务作为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规范管理、全面加强监管的发展需要,铁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