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东部较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对西部交通经济带的研究更少,然而对西部地区交通经济带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兰新铁路是连接新疆与内地省份的唯一铁路干线,是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铁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铁路沿线经济规划、发展对策的制定以及构建铁路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有利于铁路沿线省份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文献,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兰新铁路辐射带的辐射范围。通过对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时间尺度分析发现:以极差和标准差测度的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加速增大趋势;以变异系数测度的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分析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特征发现:从县级行政单元数量上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基本呈现“金字塔型”;兰新铁路辐射带经济重心、几何重心与人口重心存在较大偏离,反映了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兰州市市辖区和乌鲁木齐市辖区,经济发展的盲点区主要分布在兰新铁路辐射带的东南部。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聚集现象,具有空间依赖性,考虑到空间效应的影响,本文引入了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从常系数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了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通过对比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结果,选择了空间滞后模型。三个模型的AIC值相差小于3,表明三个模型的解释能力相当。于是考虑利用变系数回归模型,本文中选择的变系数回归模型是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对比CV法和AIC法的结果,选择最优带宽,本文选择了空间核为适应型的AIC方法,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通过对比常系数回归模型和变系数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GWR模型的拟合度最大,AIC值最小,模型最优;影响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存在空间非平稳性,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社会发展状况、投资水平、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等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了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