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糖基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人体中超过50%的蛋白质是糖基化的。研究发现,寡糖在蛋白质结构构造、生物活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蛋白上N-糖链的结构和表达量的改变有关。因此,发展和建立分析N-糖链的方法,对生物和病理学研究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化学衍生法,其缺点是需要引入额外的化学试剂、操作步骤繁琐以及有副反应发生。化学酶标记法由于没有化学衍生法的特点,为研究糖蛋白中的N-糖链,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在本实验室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Boc-Asn-GlcNAc为基础结构单元物质合成了同位素标记糖基受体d0/d8-PDPZ-Boc-Asn-GlcNAc,优化了受体合成方法:以DMT-MM作为反应缩合剂,探索温度、时间、反应物比例对受体产率的影响,合成受体反应产率达到95-98%。随后,我们以标准糖肽SGP为反应底物,对比Endo-M酶、Endo-M-N175Q酶的转糖基活性和水解活性,结果表明Endo-M-N175Q酶的转糖基活性几乎是Endo-M酶的2倍,且Endo-M-N175Q酶几乎丧失对转糖基产物的水解能力。紧接着我们以标准糖蛋白牛胰核糖核酸酶B为研究对象,对比丙酮富集N-糖链和N-糖苷酶F释放N-糖链两种方法检测糖链的效率,结果表明N-糖苷酶F释放N-糖链简便、高效。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以卵清蛋白为实际样品,成功、高效地检测出一系列N-糖链(M5N2、M6N2、M7N2、M4N3、M5N3、M3N4、M3N5、M4N4、M3N6),和文献已报到的寡糖数量一致,正离子模式下这些寡糖都是以二价或三价的形式出现。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衍生化法,Endo-M-N175Q酶可以一步完成酶解和转移两个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步骤以及副反应的发生。因此,我们提出的以含有Boc-Asn-GlcNAc结构单元的化学物质作为糖基受体、结合Endo-M-N-175Q酶的特性、以HPLC/ESI-MS为检测手段,这一全新的分析方法,对分析糖蛋白中的N-糖链切实高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