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交通成为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南疆铁路作为区域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将沿线各城镇连接,汇集大量人口、经济和资源,形成铁路廊道。铁路廊道的发展建设对沿线城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促进南疆城镇快速发展,认清铁路廊道建设对南疆城镇发展的重要性,对廊道中的城镇发展特征及南疆区域发展特征进行认识和分析,可为南疆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本文基于ENVI、ArcGIS和MATLAB软件,通过监督分类、缓冲区分析和可达性模型等方法,首先选取最佳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能和经济联系强度3个指标,将2011年和2015年分别作为南疆铁路提速前后的研究时间,定量分析铁路廊道对12个沿线城镇的可达性影响;并结合铁路廊道对城镇在人口、经济和空间发展方面的影响分析,探讨铁路廊道对沿线城镇发展的作用;再采用等距抽样法选取阿克苏市、喀什市和叶城县3个样本城镇,根据人口、经济统计数据,DMSP/OLS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扩展强度、扩展速率、紧凑度和灯光变化速率,分析2000-2013年城镇建成区及缓冲区的发展特征;最后结合相关规划政策,总结归纳南疆廊道样本城镇及区域的空间发展特征与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铁路廊道建设对沿线城镇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铁路廊道的建设与提速缩短了城镇间的旅行时间,提高了城镇的经济潜能,加大了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极大程度的改善了沿线城镇的可达性。同时,铁路廊道对沿线城镇的人口聚集、交通经济带的形成和城镇空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样本城镇在2000-2013年发展过程中:(1)阿克苏市人口总数以2006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经济水平增速一般,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为主要产业结构;(2)喀什市人口总数呈现一直上升趋势,整体经济水平增速较快,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第一产业较弱;(3)叶城县人口匀速增长,速度缓慢;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第一产业为主要产业结构,二三产业增长趋势明显;(4)在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3个城镇的建设用地和绿地变化幅度较大。建设用地扩张趋势明显,在建成区中所占面积比例不断增大,尤其在研究后期增长速度加快;绿地和裸地由于建成区的发展而被侵占,面积明显减少;水体的变化最为稳定,面积比例未发生大幅度改变。(3)在样本城镇建成区及缓冲区的空间发展特征中:(1)阿克苏市建设用地扩展速率适中,近年扩展强度增加,整体紧凑度一般;建成区灯光指数增加显著,向西发展势头明显;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与灯光发展速度基本吻合;(2)喀什市建设用地扩展速率与扩展强度整体较优,发展平稳,紧凑度高;建成区灯光指数相对较高,变化速率由中心呈圈层式向外围增加;灯光发展速度相对快于建设用地扩展速度;(3)叶城县建设用地扩展速率与扩展强度增加幅度较大,紧凑度不高;建成区灯光指数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向东发展趋势明显;灯光发展速度稍晚于建设用地发展速度;(4)样本城镇建成区周边基本以农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其余土地覆盖类型所占比例较低;样本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建设用地和灯光指数均存在线状延伸趋势。(4)在样本城镇和南疆区域的空间发展模式方面,喀什市空间扩展表现为低建设用地发展速度——高灯光指数的圈层式发展;阿克苏市空间扩展表现为高建设用地发展速度——高灯光指数的连片蔓延式发展;叶城县则呈高建设用地发展速度——低灯光指数的飞地式发展。三个城镇虽然各自发展特征有所差异,但各个城镇在南疆总体呈现廊道式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