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教育公正:现状、问题及改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正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一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在人类生活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的公正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高考招生的不公正、学生择校的不公正、东西部教育差距体现的不公正等许多问题。在众多关于教育公正问题的研究中,小学教育公正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由于其基础地位,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指出了研究的背景以及教育公正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本研究的必要性。阐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国内外教育公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评析。   第三部分阐述了教育公正的不同价值取向,进而在理清公正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学者的教育公正观,确定本研究的教育公正观。对这些理论的考察都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第四部分结合实地观察和访谈记录概述了小学教育中依旧存在的不公正现象。从物质资源、权利分配、教师素养和学生发展角度,概述了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分配班级不公正、课堂空间资源不公正、权力分配不公正、教师教学方法和情感投入不公正、学生能力培养不公正、师生交流的不公正现状。   第五部分对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不公正问题进行了因素分析,指出导致不公正的原因有不可选择的、客观的因素和人为可以控制的因素。重点在人为可控因素的分析,从教育政策制度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和课堂教学层面进行了理性分析。   第六部分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小学教育不公正问题的对策。在教育政策层面,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合理科学目标,优化教师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在学校管理层面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教师道德素养,培养公正观念;在课堂教学层面要优化班级资源配置,实行灵活开放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地震、海啸、恐怖袭击等创伤性事件频频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PTSD是指由于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
安庆市宜秀区作为安庆市北扩的“核心”区域和前沿阵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日趋加快,农村社区、尤其是以安置征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所占比重日
具体性效应是指具体词在回忆、再认、词汇判断、命名和句子理解等各种认知任务上的成绩优于抽象词的现象。很多研究中都发现了具体性效应,但具体性与频率、语境之间的关系尚不
学位
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体所消耗认知资源的总量,具体而言,是指在一定任务环境的认知活动中,个体加工信息时,认知结构(主要是指工作记忆)付出的心理
自我意识情绪是一种复合情绪,也被称为自我评价情绪,它是建立在“自我”之上的一种重要情绪,对个体的健康、幸福、生产力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豪作为唯一具有正性情绪
对一般阅读者和快速阅读者阅读时的眼动特征的比较研究发现,快速阅读者有词的跳读现象。词的跳读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跳过一个或多个词的现象,跳读率是考察阅读中眼动的一
人类具有很强的面孔识别能力,这一现象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现今的研究者认为面孔识别的特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在对面孔加工上有其特异性。其二,在与其他物体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