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省主栽的 “玉金香”、“黄河蜜”、“伊丽莎白”、“可奇碧玉”、“银帝” 5 个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通过挑战接种Erysiphe cichoracearum 孢子悬浮液进行抗病性的筛选,比较了抗/感品种的部分抗病机制。此外,采用100mg/L BTH或50mg/L Harpin 对“银帝”甜瓜植株进行了处理,研究了诱抗机制及其对甜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玉金香” 和“伊丽莎白”分别为所筛选的抗/感品种; 2.不同抗/感品种叶片中的抗性酶活性存在差异。“玉金香”的POD 活性显著低于“伊丽莎白”,但挑战接种后,“玉金香”的POD 活性的增幅显著高于“伊丽莎白”。而PAL 和CHT 活性在“玉金香”上的增幅则不明显,挑战接种可明显提高“玉金香” 叶片中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促进木质素的积累; 3.BTH 或Harpin 处理 “银帝”甜瓜幼苗,诱导了植株的系统获得抗性,提高了叶片的POD 和CHT 活性,促进了木质素的积累; 4. 比较BTH 和Harpin 对“银帝”和“黄河蜜”叶片的POD 和PAL 诱导效果时发现,BTH 的效果优于Harpin; 5. BTH 处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同时,单瓜重会随BTH 和Harpin 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减轻; 6. 采用TLC 分离和生物活性鉴定了叶片中的甲醇-二氯甲烷提取物发现,BTH 和Harpin 处理者有抑菌带出现。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出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棕榈酸甲酯等多种可能的抗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