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微博话语探析——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务微博是与政务有关的具有一定官方性质的微博,伴随着我国目前政务微博的发展壮大,有关政务微博如何提升公信力、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在目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动,其在跨文化传播中也同样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依托于网络,政务微博在跨文化传播、增进彼此理解、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上,拥有着巨大的潜力,特别是从2009年11月,英国使馆率先开通微博以来,美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国家相继刮起在中国的微博旋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微博是跨文化传播中传达本国文化价值理念,形成文化认同的廉价且有效的工具。  通过对“美国驻华大使馆”2012年所发布的微博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后,本文将其话语内容大致分为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和全球化话语。在分别进行研究后发现,虽然各类话语的表达方式均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直接表明其观点意图,而是通过材料的选择、内容的组接来体现,这种刻意隐藏其观点意图的做法,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文化霸权的被操控者。与此同时,“美国驻华大使馆”新浪微博是由美国使馆新闻文化处维护,内容由美国政府及政府之外的美国人提供,这也决定了其微博内容的选择是带有美国官方意志的,而这一意志也就是奥巴马自上任之初便极力倡导的美国全球战略,包含共同防御、全球发展和民主外交。  其中全球发展和民主外交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内容所体现的重点。“美国驻华大使馆”通过着力展现其在全球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来凸显其在世界事务处理中的领导力。在国际政治话语中友好、亲善的态度,也展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民主外交中的柔性政策。
其他文献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信公众号营销日益受到企业关注。如今,一个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和运营已经成为常态。据腾讯相关数据统计,已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已达到1000多万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抗战中期出版界各方面均有所好转,但出版思想方面,出版统制与反统制间的冲突却在不断加剧。加之在具体的出版导向上出现了分歧,由此出现了时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编审科科长印维
期刊